第4版 :文化旅游
報刊搜索:
搜索
冬日火籠
正月十五過后,,祖父開始籌劃著出遠(yuǎn)門,。
不期而至的倒春寒打亂了出行的計劃,,寒風(fēng)夾著細(xì)雨掃蕩著小山村,,各家各戶都蜷縮在家里,,村道上難得見人行走,。
“再做幾個火籠吧,,”祖母拍著凍得厲害的雙手——她剛?cè)ヅHδ玫静菸古?,一回到家,急忙往火籠里加木炭,,吹火籠取暖,,“舊的都快壞了,不夠用,。”
祖父做的火籠,,就是取一個大陶碗,外圍用竹絲,、竹片編織成籠狀,,底部留空,上部透氣,,可手提,。在寒冷的日子里,,人們把燃燒的木炭夾進(jìn)火籠,木炭上層壓一些火灰或者瓦片以控制火力,,借著火籠里徐徐散發(fā)出來的溫暖御寒,。
如今早已被電熱取暖器所替代的火籠,在上世紀(jì)乃至更早的很長的年代里,,是農(nóng)村人冬日取暖必備的日常用品,,家家戶戶都有那么五六個,或是七八個,,看人口多少而定,。孩子們上學(xué)時會提上一個火籠,上課時把火籠放在桌子下面,,把凍壞的腳丫子放在火籠上烤,。夜晚,農(nóng)婦會取一個火籠放在被窩里,,先把床烤暖和了再拿下來,。那時,因為火籠烤壞了衣服,、襪子,、棉被是常有的事情。
聽了祖母的話,,祖父想都不用想,,披上蓑衣就上山,冒雨砍回幾株毛竹,。毛竹比較硬,,干起活來比較辛苦,但是比起其它竹子做的東西更耐用,。打下手的父親先用鋸子把竹子統(tǒng)一鋸成丈把長短,,再用篾刀把竹筒十二等分破開成為小竹片。
祖母在正廳中央起了一個火爐,,煙霧升騰了一陣子才散去,。喝過一杯苦茶后,祖父開始接手干活,,低矮的農(nóng)舍里不時傳出嗶嗶啵啵的破竹之聲,,陪伴著沉寂的小山村。
祖父是篾匠,。無論是青青的嫩竹,,還是黃赫的老竹,到了祖父的手里,一會兒就都變成能夠隨風(fēng)起舞的竹絲,。在每一個寒冷日子里,,當(dāng)祖父抖擻著細(xì)如面線的竹絲,或是薄如紙張的竹片時,,空氣中就會飄起竹子淡淡的清香,就是這一股股竹子的清香,,給祖父帶來了生活的希望,,成為他年老歲月里的芬芳的記憶。
得知祖父在家里“開了工”,,村里一些老鄉(xiāng)自己扛著竹子就過來了,,請求祖父也給“順便”做個火籠什么的。祖父總是點頭答應(yīng),。祖父一輩子少言寡語,,蹲著干活時就是一尊樸素的石頭。鄉(xiāng)人前一天才跟我祖父一塊喝過茶,,見到他跟前擺著一摞摞直通通的竹子,,隔天見到的卻是一件件精致的家居生活用具:菜籃、火籠,、淘米洗,、籮筐、笸籮,、畚箕,、竹箱子,還有谷席,、竹席等等,,于是都佩服祖父粗糙的手指竟然蘊藏著精巧的手藝!
“竹子的年份差了一點,,要是再老一點會更好,!”就在大家贊揚祖父手藝好的時候,祖父卻自挑毛病,。
“你沒有跟我說起,,要不然我山上的竹子可以砍幾根給你的。”鄉(xiāng)親熱心地說道,。
“下次吧,,下次吧。”老實本分的祖父嘴里應(yīng)說著,,但是祖父不會輕易要別人東西的,,樸實的祖父篤信“萬事靠自己”。
村子四周種滿了各類竹子,麻竹,,綠竹,,毛竹,甜竹,,各家各戶都有,,一簇一簇的離房子很近,為的是竹筍冒尖時挖筍方便,,同時也為了砍竹子圈籬笆或做它用時更方便些,。甜竹筍甜,麻竹筍苦,,毛竹筍和綠竹筍不能吃,,散養(yǎng)的雞鴨不會對竹筍造成危害,但是家豬就偶爾會鉆進(jìn)竹林“破壞生產(chǎn)”,。
祖父之所以不會要鄉(xiāng)人口頭允諾的竹子,,是因為每家每戶的竹子都有自己的用處,有的農(nóng)家甚至以竹林為生活依靠,,尤其在那段特殊的饑荒的年月,,村民只能靠砍些竹子由公社統(tǒng)一收購,由此得以買些油鹽,。
每年正月十五之前兩天正月十三是家鄉(xiāng)最熱鬧的趕集日,,遠(yuǎn)在廣東梅州、龍巖永定等四處客商都會趕來,,處于邊界位置的小山村會形成一個臨時的集市,,人潮洶涌。祖父把春節(jié)前后趕制的一些竹制品往圩場的路邊一放,,不到晌午就一掃而空,,于是趕緊回家招待客人,以盡地主之誼,。祖父用竹制品養(yǎng)活我的父親,、叔父和后來的認(rèn)做“頂房份”的伯父,蓋起了閩南農(nóng)村典型的“三間廓”土坯房,。數(shù)年后,,土坯房兩側(cè)又蓋起“橫屋”,三間廓變成五間廓,,類似老北京的四合院,,在村里是頭一家。
勤勞有福,。祖父一輩子不知道撂倒了多少根竹子,,藉此在漳州和老家樹立起自己的名聲,。上世紀(jì)的漳州是出了名的稻米之鄉(xiāng),家家戶戶一年到頭不知要用掉多少籮筐和畚箕,、谷席,。祖父、父親被“上請下迎”,,活兒總也是干不完,,汗水一路灑過去,留下了許多的“杰作”,,以至于多年后我來到漳州念書,,還能夠在北斗、顏厝,、林下、秀潭等地,,聽到祖父的東家們關(guān)于他老人家的念叨,,說得最多就是“透早透暝,無惜手腳”,。“他做的火籠很結(jié)實,,我家里現(xiàn)在還有幾個”,一個東家說,,“這么多年過去,,火籠的篾片就像是黃銅片,會閃金光”,。
聽東家們夸祖父的火籠,,我心里暖意涌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