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 籃
在竹制品一族里,,神籃是最接近工藝品的一種實用器具,。神籃在外觀結構上與筊栳有所區(qū)別,其為三件式構造,,分別由籃籠、籃層、籃蓋三個部分組成,,籃籠為圓底筒狀,是神籃的主要儲物區(qū),,籃層為淺盤形,,嵌套于籃體上方,籃蓋呈圓穹形覆于籃層上頭,?;@籠、籃層,、籃蓋層層疊加,,形成一個外觀精美、融實用性與觀賞性為一體的神籃,。
編制神籃往往體現(xiàn)了舊時篾匠的手藝水平,,初學篾匠者一般是不敢輕易下手的。其難度在于,,一是竹篾取材,,二是編制手藝的熟稔程度。神籃所用篾條,,一般選取竹節(jié)修長,、有2至3年竹齡的竹子,剖出的篾條分類取材,,籃籠,、籃蓋只取頭層篾青,籃層則可用二層篾黃,。篾條剖制必須厚薄適中,、首尾寬度齊整,并刮凈篾邊飛刺,使篾條光滑不扎手,。編制神籃時,,必須先在腦中構思好形狀大小,所謂“胸有成竹”就是這個道理。沒有經(jīng)驗的篾匠,,編出來的神籃或者籃體不規(guī)整,、或者籃層與籃籠無法拼合嵌套,或者籃蓋蓋不住籃層,。
神籃編制完工,,還得刷漆防腐,舊時常用壓榨桐油涂刷,,桐油具有干燥快,、光澤度好、綠色環(huán)保等特點,,只是如今桐油難找,,便多以化工清漆替代了。刷漆后,,還要在籃體外壁畫些裝飾圖案,多以牡丹,、梅花,、石榴、喜鵲等花鳥圖案為主,,也有寫些“福”“祿”等喻意祥瑞的詩句,。籃蓋則畫成八卦形狀,,形如清代官帽中的涼帽,。一只完整的神籃,體現(xiàn)的是細密精致的做工,,往往可以使用數(shù)十年,、上百年而不致?lián)p毀。
顧名思義,,“神籃”是舊時鄉(xiāng)人用來裝盛三牲祭品,、香紙炮燭等祭祀用品的器具,常見于閩南,、潮汕一帶,。既為祭祀之器,自然是神圣而莊重的,,在器制品中可謂地位尊崇,,不用時,或高掛檐下,、或貯藏于倉廩,、閣樓之中,切不可在墻角隨意棄置。逢年過節(jié),,鄉(xiāng)人有祭祀神靈先祖的習俗,。時日一至,便取出神籃洗涮干凈,,將三牲祭品置于籃籠,,香紙炮燭置于籠層,或到寺觀供奉神明,,或到土地廟祭拜“伯公”,,或到宗祠、祖墓掃墓祭祖,,不一而足,。除祭祀以外,神籃也多在鄉(xiāng)人的日常禮俗中出現(xiàn),。舊時老家訂婚,,多用神籃放置糖果聘禮送至女方家,謂之“捍定”;結婚時,,更得安排專人用扁擔挑著兩只神籃裝置貴重祭祀品,,稱為“神擔”;至于婚后“三朝”返門、大年初二回娘家,,乃至生兒子后到丈母娘家“送雞酒”等禮俗,,均以神籃裝置禮品,以示符合禮俗規(guī)矩,,充滿儀式感,。
誠然,隨著時代發(fā)展,,傳統(tǒng)竹制品的制作工藝缺少了有序傳承,,能制作精美神籃的篾匠越來越少了。再加上許多傳統(tǒng)禮俗不再被鄉(xiāng)人重視,,昔時地位尊崇的神籃也便被各式各樣的塑料提籃所替代,,逐漸老去的舊式神籃,終將消失在歷史的煙塵里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