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山里的書屋
“崎嶺無平路”,這句祖輩留下的諺語,,一語道盡了崎嶺的地貌,。
一路上,我們不斷地咀嚼這句諺語,,汽車盤旋在崎嶇山路中繞了小半個時辰了,,還望不見盡頭,忽左忽右,,一個接一個急彎,,車廂里的我們,身體機械地跟隨著車里的音樂節(jié)奏左右搖擺,。山路兩旁都是柚子樹,。此時,已是柚子采摘的旺季,,目之所及,,可謂是“遍地黃金蛋,柚香沖九霄”,。掛滿桔黃色果實的果林似乎無邊無際,,無論從哪一個方向看,都是同樣的樣貌,,看久了,,有些索然無味,,于是便不再對窗外的風(fēng)景指指點點。山路并不寬,,頻繁地與載柚子的運輸車擦肩而過,,揚起一陣陣灰黃的塵煙,在急彎時,,一不留神會驚得膽小的副駕駛?cè)说钩橐豢跊鰵狻?/p>
“快看,,竹雞!”一旁的畫友低呼一聲,果然,,兩只彩色的鳥兒,,撲棱撲棱地急急從車前方飛過,隱入了茂密的柚子林中,。平和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日漸變好,,經(jīng)常在戶外活動的人都知道,時常遇見野生的飛禽走獸已經(jīng)不是值得驚訝的事兒了,。
第一次到崎嶺鄉(xiāng)寫生,,其實是奔著那個傳說中的“橋上書屋”而去的,也是第一次在這樣樸實的山村中,,見到這樣突然出現(xiàn)的鋼桁架結(jié)構(gòu),、新穎長方形的建筑物。盡管設(shè)計師已經(jīng)盡量用低調(diào)的土灰,、土黃色彩來設(shè)計書屋的外貌,,但處在這些極致古樸的土夯墻與鵝卵石的包圍圈里的大山深處,仍然顯得十分出挑,。崎嶺下石村,,在閩南是很尋常的一個小村落,因這個“橋上書屋”而登上了熱搜,,蜚聲國際,。
只見那書屋,橫跨一條小溪流,,是屋也是橋,。書屋的兩端,若即若離地連接著兩個圓形的常規(guī)土樓,,狀態(tài)也是欲言又止,。
一般來說,一座土樓,,居住的大都是同族同姓的百姓較為普遍,,是一個族姓的聚集中心。鄉(xiāng)村故事多,在我們左左右右觀賞了一圈后,,聽到一位本地中年大叔在跟游客介紹:在舊時,這橋兩端的土樓家族,,因各種大小事情產(chǎn)生的糾紛與爭執(zhí),,日久便互為仇敵,遂劃溪為界,,互不往來,。我們步入土樓內(nèi)部,只見樓內(nèi)雖然已經(jīng)經(jīng)過了一些修葺,,但仍然有破敗之象,。我也是奇怪,早已人走樓空多年,,人們津津樂道的大都是當年兩族的怨與仇,,卻甚少有人提及當年兩樓之間的恩與善。
在這樣遠離喧囂的小小村落里寫生,,對我來說,,著實是一種奢侈的精神享受。這大山里的花草樹木美而低調(diào),,烈日的熱浪似乎比山外多了一些清明,,天空藍得很不真實,云朵比我筆下的色彩還要厚重,,小山溪里吹來的風(fēng),,涼絲絲的,令人有了季節(jié)的錯覺,。偶爾有幾個婦女或男人挑著木桶或者簸箕,,狀似若無其事地我從旁邊經(jīng)過,實則我已發(fā)現(xiàn)他們斜著眼睛,,偷偷觀察我的舉動,,羞澀又好奇。
取景,、構(gòu)圖,、打底……隨著目光的四處打量,逐漸被身旁規(guī)整的菜園子給亂了心神,,卷心菜,、豆角、黃瓜,、茄子,,也種了蔥與韭菜,郁郁蔥蔥,這花香,、這泥土味,、那蜜蜂、蝴蝶,、還有小螞蟻……似乎比畫板更來得生動有吸引力,。菜園子邊上幾間青磚小房子,住著一對老夫妻,,七十歲左右的樣子,,坐在屋檐下靜靜地看著我的動作,好奇,、拘謹,、慈祥,觀察了我好一會兒,,老太太從屋里拿出了半個剝開的白肉柚子,,遞到我面前說來吃個柚子吧,自己種的,,解解渴,。相比于老頭兒的沉默,老太太的話匣子一打開,,就像小山溪里的流水,,涓涓涌出,最后談及她山外工作的兒女時,,我從她蒼老的眼睛里,,看到了光。
橋上書屋,,他仿佛是一位來自遙遠地方的支教老師,,是希望的播種者,用他們的知識和愛心在偏遠山區(qū)播下希望的種子,,讓孩子們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,。土樓的融圓,橋上書屋的方剛,,伴著小山溪的涓涓流水,,以書為媒,慢慢把過往的仇怨化解,,鄉(xiāng)情融融,。
日落時分,夕陽的光灑在橋上書屋,,竟一改白日里的灰黃,,此時的它橙黃透亮,幾個孩童在書屋中靜靜閱讀,身影若隱若現(xiàn),。這夕陽下的“橋上書屋”,,就像一輪五彩斑斕的彩虹,是架在山村里一座撒播文化知識,、啟迪生活智慧的橋梁,,這是來自創(chuàng)作者的光與熱,在這深山里,,伴著清風(fēng),撥出優(yōu)美的弦音與清韻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