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方平和城磚與三位潮籍學者的爭鳴
甲辰伏月,,愚因陪同有司到九峰調(diào)研古鎮(zhèn)歷史文化,在一民間茶室偶見一方銘文磚,,識曰“永固城磚”,。毫無疑問,這是一方平和舊縣城的城墻磚,。
位于平和縣西南部的九峰鎮(zhèn),,自明正德年間王陽明奏請設立平和縣治以來,,歷經(jīng)明、清,、民國三個朝代,,直至1949年3月外遷至小溪鎮(zhèn),歷時430年,,一直是平和縣治所在地,。明正德十二年(1517),王陽明受命巡撫南贛汀漳等處,,打響其建立功業(yè)的第一仗——漳南戰(zhàn)役,,歷時兩個多月的征戰(zhàn),先后攻破了象湖山,、可塘洞等43座山寨,,肅清了盤踞在閩粵交界山區(qū)數(shù)十年之久的山民暴亂。之后,,王陽明兩度上疏奏請朝廷添設“平和縣”,,縣治定于河頭大洋陂處(今九峰鎮(zhèn))。十二月初九日,,漳州府知府鐘湘,、南靖知縣施祥、漳平知縣徐鳳岐等府,、縣官員蒞臨河頭,,告祀社土,伐木興工,。經(jīng)過近一年的緊張有序施工,,城郭于次年(1518)九月完工,縣堂,、衙宇,、明倫堂、城隍等縣治衙門于十一月建成,??h城的規(guī)模和基本構(gòu)成是,城墻高1.8丈,,內(nèi)城周長563.4丈,、外城周長596.3丈;建有雉堞1284垛;設有4個城門并建鼓樓于城門之上,還設有東水門,、南水門;建有窩鋪20間,。明、清兩代,,多次修葺完善;民國時期,,以“開公路,、建街市”為由,始拆城墻,。一座為和邑百姓擋敵御寇400多年的城墻,,已然蕩然無存,淹沒在鋼筋水泥的高樓大廈之中,。人們只能從歷史書籍中去探微索隱,,建構(gòu)屬于自己心中的城垣。對此,,我不知道是要為今日科技之先進而歡欣,,抑是為歷史文明之消失而哀嘆?
據(jù)出生于1910年左右的九峰人曾蔚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撰文介紹:城郭未拆除時,縣城內(nèi)外所有建筑群仍十分完整,,從城垣到各建筑群體,設計精巧,,結(jié)構(gòu)嚴謹,、布局合理,比例恰當,,近視主次分明,,遠瞻渾然一體。民國十五年(1926),,國民革命軍第四師師長張貞率部從廣東饒平入福建平和,,直驅(qū)漳州。成立漳龍公路工程處,,規(guī)劃籌建漳州至廣東,、至龍巖兩條公路。次年(1927),,指派部屬蔣義和營長到九峰,,負責監(jiān)督實施拆除城垣、建設城琯公路(九峰至琯城),。舊城郭全部拆除后,,將城墻拆下的石料、青磚除一部分用來修建縣城街道及街道兩邊的排水溝外,,其他剩下的城磚和石料均由當時的公路局拍賣給當?shù)厣倘撕途用裼糜诮ㄖ痰昊蛎裾?hellip;…這些舊城磚,,有的至今仍被牢固地保留在九峰鎮(zhèn)居民住宅的建筑物上,沒有變形,,并呈青灰顏色,、而打印在城磚上的“永固城磚”等字樣仍十分清楚。
如此看來,,愚在茶室所見的那一方銘文磚,,應是1927年從平和縣城墻拆下的青磚,。于是乎,我的腦海里瞬間想起上世紀三十年代,,一樁圍繞“平和縣城磚”而引發(fā)的牽涉多位潮汕籍學術(shù)大家,、兩家學術(shù)刊物的學案……
平和拆除縣城墻之際,少時曾隨涵芬樓文鈔文談編著者,、侯官人吳翊亭先生就讀于平和教官衙署內(nèi)的潮籍著名學者黃仲琴,,恰好舊地重游,“發(fā)現(xiàn)此磚,,不下千萬,,隨取二方,以為紀念”,。1933年,,黃仲琴撰文《平和縣城磚》,發(fā)表于廣州嶺南大學的《嶺南學報》二卷四期,??上У氖牵撐囊咽ж?,但從溫丹銘的《福建平和縣城磚考釋》文中可知,,《平和縣城磚》大致有言:“磚二方,其一面長建初尺一尺四寸,、闊七寸,、厚四寸五分,識曰‘永固城磚’,,筆法似顏平原;其一面長建初尺一尺三寸,、闊六寸五分、厚四寸,,識曰‘壬子城磚 萬年永固’,,筆法似趙吳興。文皆在左側(cè),,制造均精,。民國十六年,福建平和縣拆城所得,??肌睹魇贰?卷一九五·王守仁傳):守仁,正德十一年八月,,巡撫南贛,,時南中盜賊蜂起,謝志山據(jù)橫水,、左溪,、桶岡,,池仲容據(jù)浰頭,皆稱王,。明年,,給守仁旗牌,提督軍務,,得便宜從事;十月,,志山降,設崇義縣于橫水,,控諸猺,。又明年,戮仲容,,破上中下三浰,,于下浰立平和縣,置戍而歸,,自是境內(nèi)大定,。事在平宸濠及斷藤峽之前,是為和平設縣之始,。”以及“康熙《和平縣志》,平和縣城,,為正德十四年,,知漳平縣徐鳳歧所建,至神宗萬歷三十九年,,知縣李一鳳添建窩鋪,。是平和初次建城,在立縣后一年,,徐令筑造,,必秉承文成之意旨,此有‘永固城磚’文者,,當為正德間物,,由此可想見當時建設之略,令人動景仰先賢之心,。其有‘壬子八字’者,,當為李一鳳時物,惟考壬子為萬歷四十年,,而《志》作三十九年,,豈就議添建時言,抑修志時磚未發(fā)現(xiàn),,無從證實耶”等等,。
同是潮籍的近現(xiàn)代著名學者溫丹銘讀及此文后,,認為黃仲琴“誤以廣東之和平,為福建之平和也”;同時對“‘永固城磚’,,屬正德間物,,‘壬子八字’者,當為李一鳳時物”一說,,持不同意見,,并以“自不能如此解釋”一語反辯;且以“廣州拆城之發(fā)現(xiàn)南武城磚”為例,指出“疑此為古磚,,永固即為城名,,筑城時往往有取古磚孱入者”。1934年,,溫丹銘將上述觀點整理成文,,形成《福建平和縣城磚考釋》,發(fā)表于《文史學研究所月刊》第二卷第三四期合刊,。
溫丹銘的《福建平和縣城磚考釋》刊發(fā)后,,引起學界的彼此爭議?!稁X南學報》社長楊秋風致函客居上海的潮籍“南社”社員鄭雪耘求鑒,。鄭雪耘當即“馳書漳州,詢之著者”,,了解具體情況,,乃知“以廣東之和平,為福建之平和”之誤,,并非作者黃仲琴之誤,,而是“學報手民之誤也”,并于1934年5月2日將文章出錯之因復函告知楊秋風社長,。信中鄭雪耘還特地說明“黃先生雖籍潮安,,然自先世即商于漳,至今猶舉家旅漳也,。平和近在鄰壤,,或不致誤”,還以“吾輩潮人,,其于所屬九縣,,耳熟能詳,亦斷不至以潮屬之澄海而訛為漳屬之海澄也”為例,,印證黃仲琴不會出現(xiàn)如此低級之誤,。與此同時,溫丹銘也先后致信兩封給《嶺南學報》,一是就“之前疑平和拆城所得城磚為古磚孱入”一事進行說明;二是就鄭雪耘書信的說明,,溫丹銘認為其撰文“考釋之辨正”,,是“學問之事,亦聊效切磋之誼,,非樂翹人之短也”,,希望鄭雪耘、黃仲琴不要產(chǎn)生誤會,。
作為刊發(fā)《平和縣城磚》的《嶺南學報》編輯部,,也就編輯、來稿的有關(guān)情況,,先后兩次致函《文史學研究所月刊》編輯部進行詳細說明,。指出“黃先生從前寄到敝處有磚拓一紙及考釋文一篇,均作平和,,此文系在去歲署中印刷,,當時敝編輯委員等,均因假期離校,,僅由校內(nèi)書記校對,,一方固由手民之顛倒誤植.而校對之疏忽,亦不能辭其責也”,,并希望將相關(guān)函件刊發(fā),,“以代更正,藉昭事實”,。很明顯,,“以福建之平和為廣東之和平”之誤,的的確確是《嶺南學報》編輯部的校對之誤,,而非黃仲琴原稿之錯。同時黃仲琴也致函《文史學研究所月刊》編輯部,,介紹其在平和得到城磚的經(jīng)過,,并對引文出處進行說明,明確“和平雖知有其地,,而未到過,,印象甚為淺薄,且所引之志書,,系平和志,,而非和平志”,表達與溫丹銘“素未識荊,,但知于弟為前輩,,且同屬學術(shù)中人,不欲與所爭論”,,以及“溫先生較弟平和磚論文,,亦已讀過,,實則手民錯極,溫公有所誤會”之意,。
之后,,《文史學研究所月刊》編輯部將鄭雪耘的《為平和縣城磚考釋復楊君秋風書》、溫丹銘的《福建平和縣城磚考釋書后》《為平和縣城磚考釋寓楊秋風書》《嶺南學報》編輯委員會致《文史學研究所月刊》編輯部的《嶺南學報社函一》《嶺南學報社函二》以及《黃仲琴先生函》等6封函件匯總形成《關(guān)于福建平和城磚考釋通訊及書后》一文,,刊發(fā)于《文史學研究所月刊》第二卷第五期,,以息溫丹銘、黃仲琴,、鄭雪耘等三位潮籍學者圍繞“平和縣城磚”而引發(fā)的學術(shù)之爭,。
有趣的是,這方城磚乃是福建平和縣城墻的遺物,,而參與學術(shù)爭鳴的學者卻都是潮汕籍,,兩份刊物亦都是廣東的。由此可見,,閩粵文化,、尤其是漳潮文化交融之深。透過這一方平和城磚與三位潮籍學者的爭鳴,,便可窺見一斑,。
黃仲琴(1884—1942),名嵩年,,號嵩園,,祖籍廣東海陽(今潮安縣),出生,、客居于漳州,,曾返原籍應海陽縣試,為海陽縣秀才,,是我國聞名教授,、學者,虛懷若谷,,不囿于學科學派藩籬,。鄭雪耘(1890-1969),原名翼,,字雪耘,,潮州市人,長期客居上海,,是上海著名詩社“南社”的社員,,擅長書畫、工詩詞文章、精通謎語,,且勤于著述,,素有“嶺東才子”之稱。溫丹銘(1869-1954),,名廷敬,,粵東近現(xiàn)代卓越的學者、詩人,,原籍廣東大埔(今梅州市大埔縣),,長居汕頭,畢生從事教育,、新聞,、文化學術(shù)及方志文獻等事業(yè),著述宏富,,在潮汕,、客家近現(xiàn)代文化史上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。溫丹銘為潮州修志委員會顧問時,,鄭雪耘以潮州碩彥鴻儒之身份參與該委員會委員,。
一樁發(fā)生于90年前的“平和縣城磚”之學案,早已塵埃落定,,被人們所遺忘,。然而,三位潮籍學者之間將“為學問之事”視為“效切磋之誼”,,追求“考釋之辨正”的執(zhí)著,,以及兩家編輯部勇于認錯、負責到底的精神,,值得吾儕學習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