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山斗內(nèi)藏“書院”
坐落于平和縣霞寨鎮(zhèn)高山村的仰止書院名不見經(jīng)傳,,吸引我前往一觀的,,是那塊豎在省道官九線路邊,雕有“仰止書院”字樣的指向石碑,。如此富有文化氣息的建筑隱于這個原本偏僻的小村落,,想來必有其歷史淵源;而石碑下方一行副標題“林太師公廟”又顯示此書院與祖籍云霄前涂的明代太史公林偕春有關,,難道四百多年前林偕春曾經(jīng)翻山越嶺到這山旮旯里授課講學?
在石碑的引導下,,我驅車由官九線拐進前往高山村斗內(nèi)社的水泥村道。村道曲折陡峭,,行了不到二里路,,越過一道山脊,前邊出現(xiàn)一個小山凹,,幾幢屋舍在林坳田野間錯落分布,,構成一個略顯靜謐的小山村。仰止書院就在山村東首半山腰間,,因地勢高聳,、外觀獨特而頗為顯眼。書院座東北而朝西南,,總占地一百多平方米,,外型格局以正方形樓閣為主體,兩側及前面廣埕相輔,,門前分植一株茶花樹,、一株桂花樹點綴。整座建筑結構嚴謹,、造型古樸,,主樓為仿木抬梁廟宇式建筑,歇山重檐屋頂,,上覆紅色琉璃瓦,,兼有彩瓷龍鳳花卉雕塑,,雕工精美,惟妙惟肖,。屋脊塑有回頭雙龍戲珠,,兩端燕尾凌空飛翹,如飛魚出水,,又似孔雀開屏,。正面檐眉立一藍底銀邊牌匾,上書“仰止書院”四個大字,。樓分上下兩層,,底層為磚混結構,左右兩側為騎樓式廊道,,中間主廳寬敞明亮,,正中案臺主祀明太史公林偕春神像;頂層為磚木結構,前半部分如廳似亭,,后半部分為龕室,,又稱“奎星閣”,閣內(nèi)供一尊魁星塑像,,閣門及四周屏風均為木制仿古風格,,四周走廊環(huán)繞,外側雕有八仙,、獅象,、花鳥魚蟲等造型,無不形態(tài)逼真,、栩栩如生,。
書院既與林偕春有關,那就不能不探尋一下這位明朝先賢的足跡,。據(jù)史書所載,,林偕春(1537~1604)字孚元,號警庸,,晚年自號云山居士,,明新安里人(一說漳浦人),嘉靖乙丑科進士,,選翰林,,歷受檢討、翰林編修,、湖廣布政使右參政,、兩浙學政等職。太史公為官清正,,重才尊賢,,文章氣節(jié)為萬民仰慕,,一生著述甚豐,曾奉詔編纂先朝《莊皇帝實錄》,,被世人尊為“太史公”,。林偕春一生至少曾兩次到過舊平和縣治所在地游歷,第一次系進士及第前的甲子年,,第二次則在三十年后的萬歷癸巳年,,并于次年寫下文采飛揚的《平和縣新筑塔峰及云龍精舍文昌閣碑記》。然而,,偏居一隅,、默默無聞的高山村斗內(nèi)社顯然不可能吸引當年的太史公到此一游。那么仰止書院又是如何出現(xiàn)在高山村的呢?
據(jù)當?shù)剜l(xiāng)賢,、退休教師林國英先生介紹,,仰止書院系高山村斗內(nèi)社一位先輩于清代光緒年間仿照云霄的云山書院所建,算得上是云山書院的一個分院,,迄今應有上百年歷史,。當年這位先輩曾經(jīng)到云霄、東山一帶經(jīng)商,,期間多次到云山書院焚香許愿,,后來果然生意興隆,于是心生感念,,將云山書院香火引至斗內(nèi),,并修建仰止書院供奉,,俗稱“太師公廟”,,讓子孫后輩世代祭祀祈福,保一境平安富貴,,一時香火鼎盛,,名播遠近。“仰止書院始建的確切年份雖無記載,,但云霄的云山書院始建于清朝光緒九年,,既然仰止書院是仿照云山書院所建,那么其始建年代就不可能早于這個年份,。”林國英老先生介紹道,,“但也不會太晚,我爺爺生于甲午年(1895),,曾經(jīng)在仰止書院當乩師,。當乩師一般在成年以后,由此推算,,仰止書院迄今至少應有上百年歷史了,。”據(jù)悉,,早前的仰止書院為單體方形土木結構,堪稱云霄縣云山書院的微縮版,??上号f建筑于文革期間破四舊被拆毀,僅余幾塊石墩和木制屏風,。如今石墩尚存,,而舊木制屏風因缺乏保護意識在幾年前被盜。近年來,,在有識之士的倡導和組織下,,村民踴躍捐資,在原址重建書院,,并不斷修整,、完善,終于形成今天的規(guī)模,。
仰止書院雖以書院為名,,卻無瑯瑯書聲,更無典籍藏存,,實際上就是村民祭祀兼議事的活動場所,。從歷史淵源來看,林偕春與斗內(nèi)仰止書院雖無直接關系,,但高山林氏卻與林偕春公同為九牧林氏后裔,,因此當?shù)孛癖姼矚g親切地稱之為“林太師公廟”,將太史公當成本家先賢祭祀,,亦便順理成章,。拋開純樸的民俗信仰不論,書院內(nèi)外頗為講究的幾副對聯(lián),,則為書院彰顯著濃厚的文化氣息,。樓下對聯(lián)由內(nèi)而外分別為:“三安社里無雙事,十鳳業(yè)中第一人”,、“斗山自有煙霞氣,,書院長留翰墨香”、“仰善仰德著圣書,,止惡止邪香賢院”,、“文章氣節(jié)參天地,翰墨精華達古今”,。頂層亦有一聯(lián):“無盡波濤歸學海,,長春花木在詞林”。兼之這里自然景色秀美,,書院后有石雷山,、尪尾山倚衛(wèi),,左有沖天鳳山擁翠,前有韓江支流氤氳靈秀之氣,,輔以周遭“旭日東升,、皓月當空、雄鷹展翅,、北佛,、南將、觀音坐蓮,、和尚誦經(jīng),、石犬守路”等八景奇石相映襯,不失為一自然生態(tài)鄉(xiāng)村游的上佳去處,。
高山村地處閩南要隘大協(xié)關西側山凹處,,四周群山環(huán)擁,人們世代于此避世而居,,到最近的霞寨鎮(zhèn)趕集也得翻越大協(xié)關走上兩個小時山路,,交通十分不便。直至十年前省道官九線拓寬,,一條長達1070米的大協(xié)關遂道從高山村橫貫而過,,使這個原本閉塞偏遠的小山村一夜之間拉近了與外界的距離,仰止書院也便漸漸被人所識,。與仰止書院互為對應的,,是斗山社村民依山而筑的幾幢嶄新樓房。常言道“要致富,、先修路”,,官九線的改造,大協(xié)關遂道的貫通,,使這個千百年來隱于一隅,、人口不過數(shù)百的小山村終于脫離貧窮,人們靠勤勞的雙手發(fā)家致富,,也使昔日坍毀的仰止書院重新煥發(fā)異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