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慕光明“心燈”
深春初夏之際,,我懷著一顆敬仰、虔誠的心,,西去貴州修文,,朝拜素有王學(xué)圣地的陽明小洞天,追慕那盞永遠啟迪思想,、散發(fā)光明的“心燈”,。
對于平和的歷史來說,王陽明是一個永遠也繞不開的重要人物,。但在之前,,我對王陽明的了解并不多,可以說是極其膚淺,。后因從事史志工作,,考究平和歷史之需,我一步步了解王陽明生平,,拜讀王陽明文章,,也曾重走陽明先生巡撫南贛汀漳的部分足跡,用身心去感知陽明心學(xué)的博大精深。
龍場是王陽明絕處逢生的地方,,是他人生的重大轉(zhuǎn)折,,也是他走向新生的起點,更是我心中的圣地,。那天,,我從貴陽出發(fā)乘車前往心儀已久的龍場。一路蜿蜒,,兩邊盡是喀斯特地貌的山體,,著實讓我親身體驗了“天無三日晴,地?zé)o三尺平”的貴州,。不難想象,,500年前的王陽明要克服何等艱困的惡劣生活境地。一路過來,,王陽明那披荊斬棘,、跋山涉水的身影,無時無刻不在我的腦海里浮現(xiàn),。
陽明洞位于修文縣城北1.5公里的龍崗山,。明正德元年(1506年),兵部主事王守仁(字陽明)因替別人打抱不平,,反對宦官劉瑾,,頂撞武宗皇帝,被廷杖四十,,貶謫為龍場驛丞,。正德三年(1508年),王陽明經(jīng)過萬里投荒,,歷經(jīng)九死一生,,終抵修文龍場驛。初到龍場驛,,沒有房子居住,,王陽明就搭個高不及肩的草棚居住,遮風(fēng)避雨,。這時的王陽明生活極度艱難,,經(jīng)常斷糧無炊,,野菜充饑,,還要忍受當(dāng)?shù)貏堇賳T的羞辱。在如此這般艱困的日子,,陽明先生始終以做圣人的高度去要求自己,,反復(fù)思考“圣人處此,更有何道”?拋棄一切得失榮辱,潛心研究心性本體,,若癡若狂,,終于體悟到“始知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,,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,。”洞察到圣人之道全在自己的心性之中,無須向外求理,,悟出了“格物致知,知行合一”的思想精髓,。這就是著名的“龍場悟道”。后來,,陽明先生在龍崗山找到了一個條件較好的東洞,,并遷居。也就是今天的陽明洞,。
初夏的修文縣龍崗山,,陽光明媚,綠草菁菁,。陽明洞里顯得十分陰濕,,水珠不時“嘀嗒嘀嗒”下滴,我分明聽到了先生那談經(jīng)論道的講學(xué)之聲;洞口兩株王陽明親植的柏樹依然挺拔蒼翠,,我似乎看到先生那悟道成圣的偉岸之軀,。此時此刻的我,已然無心觀看洞中眾多的歷代名人題刻,,仿佛穿越到500年前,,面對面去聆聽陽明先生的諄諄教誨,猶如醍醐灌頂,。先生之論知行合一:“知是行之主意,,行實知之功夫;知是行之始,行實知之成,。古人立言所以分知行為二者,,緣世間有一種人,懵懵然任意去做,,全不解思惟省察,,是之為冥行妄作,所以必說知而后行無繆,。又有一種人,,茫茫然懸空去思索,全不肯著實躬行,,是之為揣摸影響,,所以必說行而后知始真,。此是古人不得已之教,若見得時,,一言足矣,。今人卻以為必先知然后能行,且講習(xí)討論以求知,,俟知得真時方去行,,故遂終身不行,亦遂終身不知,。某今說知行合一,,使學(xué)者自求本體,庶無支離決裂之病”,,不絕于耳,,久久回響。從中,,我深深體會到王陽明在昏君當(dāng)朝,、宦官專權(quán),世風(fēng)黑暗如夜,、人心缺乏良知的大環(huán)境中,,提倡知行合一,惟精其實,,力行道德實踐工夫,,高揚儒家正統(tǒng)道德光芒的不易與堅守。他給黑暗如夜的人世點亮了一盞光明的“心燈”,,也成為中華文化的一顆璀璨的明珠,。我也更加明白,只要自己內(nèi)心始終保持一顆澄澈的心,,循著那盞光明的“心燈”前行,,堅持知行合一,就一定行正道,,結(jié)正果,,無愧于自己,也將無愧于社會,。
在全面建設(shè)小康社會實現(xiàn)中國夢的今天,,王陽明的知行合一、力行實踐的精神,,仍不失為現(xiàn)實的指導(dǎo)意義,。它既可以傳遞社會發(fā)展的正能量,給人以厚重的思想啟迪和尋找內(nèi)心的平靜,,也可以提供一個科學(xué)務(wù)實的思維方法和精神動力,,促使人們保持高尚的情操和求是的作風(fēng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