語堂之緣
“林語堂”這個名字第一次走進我眼簾的時候是1991年,,我正在云霄師范讀三年級,我們的《中國優(yōu)秀文學作品文選》科目選讀了林語堂的《京華煙云》(節(jié)選),,節(jié)選的內(nèi)容現(xiàn)在記得不是很清晰,但依然記得的有兩方面,,一是老師向我們介紹說林語堂是“幽默大師”,,一生著作等身,。那時,我對“幽默”的理解是狹隘的,,且從所節(jié)選的文章中也沒有看出幽默的痕跡,,所以,對這個“幽默大師”嗤之以鼻,,認為徒有虛名,。因此,雖然學校的圖書館就在我的宿舍后面,,且藏書也豐富,,但我對林語堂所著的其他文章沒有去搜羅,甚至連《京華煙云》也沒有整部讀過,。另一個給我留下印象的是當時書中的關于林語堂的寥寥數(shù)語的介紹,,準確說留下印象的應該是關于林語堂籍貫的介紹,說其是“福建漳州人”,。也許就因為地緣的關系,,覺得那時我所讀的文章中,作者是漳州人的并不多,,因此,,在記憶里也就刻下了比較深的痕跡。然而那時,,只知其為漳州人,,并沒有弄清楚其為漳州哪個縣份、哪個鄉(xiāng)鎮(zhèn)人,。
時間匆匆,。隨著日子的推移,“林語堂”這個名字在我的記憶里也漸漸被時光的灰塵所覆蓋,。直到2006年,,這個名字被一個叫黃榮才的朋友從我的記憶深處挑了出來。那時,,黃榮才正供職于平和縣委宣傳部,,也是平和林語堂研究會的一員,正忙于參加平和林語堂故居的修復工作,。而我那時雖還在邊遠的秀峰鄉(xiāng)工作,,但因為正在裝修縣城的房子,在縣城呆的時間多,,經(jīng)常會到他家中蹭飯,。茶余飯后,黃榮才便會談到林語堂故居的修復。我依然非常清晰地記得,,當我第一次從黃榮才的口中得知林語堂出生于平和縣坂仔鎮(zhèn)的錯愕,,仿佛一直處于斷路狀態(tài)的電線突然被連接上,而亮起的燈居然就在自己家的路口,。
之后,,我從黃榮才的口中知道了越來越多關于林語堂的信息,,故居修復的進展,,坂仔人對林語堂的了解,林語堂的父親是誰,,林語堂的求學經(jīng)歷,,林語堂對婚姻的看法等等。黃榮才表現(xiàn)出了對林語堂越來越多的關注,、越來越深的了解,,而我,也共享了他的許多研究成果,,開始對林語堂越來越了解,,林語堂這個人物的形象在我心里也漸漸清晰起來,豐滿起來,,在感覺中由一個陌生的名字變成了一個親切的同鄉(xiāng)人,。我也開始漸漸主動去了解這個人,開始向黃榮才借閱一些林語堂所寫的書,。
2007年,,一個細雨霏霏的周末,黃榮才要到林語堂故居辦一些公務,,我便隨他一同前往,。坂仔鎮(zhèn)距離縣城不遠,20分鐘左右的車程便到了,。在一條嘩嘩流淌的溪流旁邊,,車子停了下來。黃榮才朝前一指說,,林語堂故居到了,。順著他手指的方向,一座兩層高的閣樓出現(xiàn)在眼前,。黑瓦白墻,,“人”字形的屋頂,暗紅色條磚砌成的柱子,,這種閣樓在我的家鄉(xiāng)十分常見,,帶著一股十足的農(nóng)村氣息,一瞬間,,林語堂故居的親切感便撲面而來,,讓我感覺自己并不是慕名拜訪一座名人故居,,而是到鄰居家去串門。那時,,林語堂故居還未正式對外開放,,黃榮才給我打開了門之后,就先忙他的公事去了,,說待會兒再向我介紹,,于是我就自己一個人走進林語堂故居。
雖然故居在修復時遵循的是“修舊如舊”的原則,,屋頂上的房梁故意漆成黑色,,用以偽裝著時間的久遠,但地板上新鋪設的紅色方塊磚,,以及粉刷一新的墻壁,,讓人覺得走進的是農(nóng)村新建成的瓦房。只有墻上懸掛的一幅幅照片,,提醒人這里是一個名人故居,。照片有些泛黃,記載著林語堂各年齡段的模樣,,其中還不乏林語堂家人的身影,。看著這些照片,,林語堂終于從文字所描寫的一個抽象符號,,變成了一個具體的可感影像,讓我之前對其外貌的所有想象,,有了個塵埃落定的結果,。兒時的林語堂,身子瘦削,,頭大大的,,一臉的憨厚,是個地道的山鄉(xiāng)孩子,,看不出先天的靈氣;青年的林語堂帥氣而又目光堅定,,透露出青年才俊的氣息;中年的林語堂一身儒雅、淡定,,閑適而平和,,文化氣息濃郁;晚年的林語堂則目光深邃,儼然一副思想者的模樣,。從照片上看,,除了小時候,青年之后的林語堂身上已經(jīng)找不到農(nóng)村味,更多的是城市文化人的氣息,,照片為他從農(nóng)村走向城市,、從大山走向世界作了注解。
然而,,此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故居中的那口水井和水井旁邊的水槽,。水井就在故居廚房的屋檐下,不深,,三米多的模樣,,井壁上的石頭略顯光滑,看得出有些年頭,。黃榮才說,,這口井是當時林語堂一家子的生活用水的來源,后來廢棄了好多年,,井底積滿枯枝敗葉,是叫一個掏井老人費了好大的勁才掏干凈的,。重新啟用后,,因為大家都用自來水了,水便不再用以飲用,,倒是為故居的花草澆灌提供了方便,。而讓我真正驚嘆的是水井上方、故居廚房墻壁上的一個水槽,。廚房墻壁的外側,,留有一個水槽的接水口,如一個盒子掛在墻壁上,。這個接水口穿透墻壁,,到了廚房的內(nèi)側,內(nèi)側的墻壁上鑿有一個小槽,,小槽的末端,,就是當時林語堂家水缸的位置。只要從水井打起水,,把它倒進水槽的接水口,,水便會沿著小槽一直流到水缸,不用提也不用挑,。真是聰明!在故居,,從水井到昔日的水缸,必須走一個“U”字形的路,,穿過客廳,、廚房兩道門,至少有10米遠。一個水槽,,既省了每日都得來回多趟的提水,,又不會使水灑濕了客廳和廚房,一個小創(chuàng)意可以一舉多得,。黃榮才說,,這個創(chuàng)意是林語堂的??粗?,我想,也許小時候林語堂也和我一樣,,負責著家里大部分的取水任務,,他就站在這口水井的井沿上,朝井里甩動著水桶,,憋著氣往上提水,,然后又弓著腰往廚房提水……但勞作所帶來的辛苦,沒有讓他產(chǎn)生逃避,,而是激發(fā)了他的創(chuàng)造,,這種性格,似乎注定他將會有所作為……這個水槽,,讓我對小時候的林語堂有了重新的認識,,也讓我對那一臉憨相的小時候照片作了重新的審視。
2007年下半年,,我調(diào)到平和縣新聞中心工作,。工作的關系,讓我開始經(jīng)常走進林語堂故居,、林語堂文學館,,或隨各級領導調(diào)研前行,或主動前往報道故居的游客參訪量,、文學館的建設等,。漸漸地,對于林語堂故居和文學館建設的各方面進展,,我如數(shù)家珍,,什么時候故居周邊換了草皮,什么時候文學館主體封頂……就在我們的眼光中,,林語堂故居,、文學館周邊的環(huán)境一天一天變得漂亮了起來,故居旁邊的樹木也日漸形成遮天蔽日之勢,,使故居成了一個幽靜,、清涼之地,,吸引著不少人得空之時攜家?guī)Э谇皝戆l(fā)發(fā)呆也好,享受一份難得的清凈,。而我因反復地前往故居采訪,,反復聽解說員講解,對故居所陳列的物品,、懸掛的照片都爛熟于心,,哪張照片是什么時候在哪里照的,當時是一種什么情形,,它見證了林語堂的什么……有時朋友慕名前訪,,往往是我扮演了導游的角色。
如今,,依托林語堂故居和文學館,,平和縣正著力打造林語堂文博園,林語堂的氣息已遍布語堂故里坂仔鎮(zhèn)的各個角落,,一個語堂小鎮(zhèn)已日漸建成,,日益吸引全國各地的目光。而我,,也于去年成了平和林語堂研究會的一員,。雖然覺得自己能力有限,在林語堂的研究上發(fā)揮不了多大作用,,但覺得作為林語堂的家鄉(xiāng)人,能參與其中就是一份榮幸,。我雖與林語堂生不在同一個時代,,彼此沒有互相認識的緣分,可是我卻通過故居這個平臺,,反復觸摸到了林語堂小時候生活的點滴,,通過其作品,感受到了其語言的魅力和性格的魅力,,與之神交于文字之中,,這何嘗又不是有緣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