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和茶與“阿里山神”的一世情
暗夜療傷
清乾隆二十六年(1761年)的一天夜晚,。
天色正暗,,霧氣很重,兩步之內(nèi)見不清人影,。天空閃爍著幾顆星點,,發(fā)著微冷的熒光。四周靜謐,,走在路上,,可以清楚地聽到時不時有夜露滴落水面的清音。才過立冬,,天氣怎就冷成這樣!吳通事這樣想著,,左手擎緊火把,右手夾緊身子,,跟從范家小兒快步前行,。“呲啦、呲啦……”掛囊在右肩下擺一晃一晃,,發(fā)出有節(jié)奏的摩擦聲,。
山路崎嶇,,暗夜難行,,走了一個多時辰才到達目的地,天際已吐出魚肚白,。范氏家人早早恭候在自家廊檐下,。
“辛苦了通事,真是難為您!”
“沒事,,救人要緊,。讓我瞧瞧傷口。”吳通事腳一站定,,氣也不喘一口,,掀開范大爺?shù)难砗碗p腿一瞧,凈是淤青和紅腫,。“咋傷得這么重!到底為著啥?”
“還不是茶園的事兒!幸好俺家爺雙手抱緊頭部裝死,,不然,,腦袋早就開了花!”范氏家人憤憤然說道。原來,,前一天晚上下半夜,,范大爺帶著兩名年輕后生,趁著夜深人靜,,悄悄潛入云林社大寮,,想將侄子范青解救出來。豈料對方早有防備,,突然冒出三個彪形大漢,,舉起棍棒追人就打。兩名年輕后生腿腳靈活跑得快,,未被打著;范大爺年老體衰跑得慢,,不幸被逮著后往死里打。
范氏家人嘆了嘆口氣后,,繼續(xù)描述事發(fā)經(jīng)過,。那天,范青正在自家茶園里給茶樹苗松土,、施肥,,無意中闖進幾個云林社土著,他們二話不說,,伸手將一株株兩尺多高,、長勢良好的茶樹苗連根拔除掉。“你們這是干嘛?請住手!”范青對土著高聲吼叫,。土著充耳不聞,,依然我行我素、旁若無人地用力拔除茶樹苗,。眼見這片辛勤培植的茶園即將毀于一旦,,這可把范青逼急了,于是舉起鐵耙沖向土著追打,。無奈土著人多勢眾,,湊前聯(lián)手將范青制服后反剪其雙手,捆綁到云林社大寮關(guān)押,。這一關(guān)押就是半個多月,,期間,范氏族人多次上門要人,,均被云林社土著嚴詞拒絕,。確實沒有辦法,才想出“夜半偷人”這一招,。
“人沒救成,,差點兒賠上俺家大爺這條老命,。這些土著實在可惡!”范氏家人狠狠說道。
“大家都是大清國子民,,又是群居共處,,相處一塊兒是緣分,不容易,,凡事彼此相互忍著點,、遷就著點,事情總會好起來的,。”聽完范氏家人的訴說,,吳通事只講了這句不偏不倚的話。吳通事也是漢族人,,為什么一家子說了兩家話,,這讓范氏家人很是不理解。吳通事仔細查看范大爺傷情后,,摘下肩背上的掛囊,,取出掛囊里的藥罐,倒出藥罐中的藥散,,蘸上一些米酒,,敷在范大爺?shù)膫谏稀?/p>
“嗬!噓!---有點兒痛……”范大爺呻吟了幾聲。
第二天,,吳通事前往云林社斡旋交涉范青被關(guān)押事宜,。第三天晚上,范青獲釋,。
漂洋過海
范氏先祖是福建省平和縣人,,于清朝順治年間移居臺灣,時已100多年,,因生活習(xí)慣不同,、風(fēng)俗各異,一直難以和當?shù)赝林湍老嗵?。前些年,,范氏居民雖與當?shù)赝林鴷r有磕磕碰碰事兒發(fā)生,,卻也彼此相安無事,。自從吳氏入臺后,情況發(fā)生了一些較大的變化,,平和漢族人與當?shù)赝林姞幵絹碓郊ち?。吳氏祖籍福建省平和縣大溪鎮(zhèn)壺嗣村,于清康熙四十三年(1704年)移居臺灣,,當時吳通事年僅5歲,。吳通事原名吳鳳,,父親吳珠是平和縣小有名氣的江湖郎中。吳氏入臺時,,吳珠帶來300顆平和茶籽,,這些茶籽分別采自平和靈通上和大芹山1000多米峰頂。
吳鳳隱約記得那年吳氏乘坐木船入臺時漂洋過海的一個個驚魂場景,。有一次,,海面興起大風(fēng)暴,小木船在驚濤駭浪中一起一伏,,波浪落差足有一層樓高,,眼瞅著小木船有傾刻顛覆的危險,這可把小吳鳳嚇壞了,??粗鴧区P受驚嚇的樣子,母親叫他躺在船板閉上眼睛,,做深呼吸動作,。幸好,這次大風(fēng)暴有驚無險,,船上物品雖然全部被濺濕,,船上人員卻毫發(fā)無傷。另有一次,,那是一個風(fēng)平浪靜的深夜,,大家在船艙內(nèi)睡得正香,船頭上的星星在眨巴著眼睛,。突然間,,一陣急劇的叫喊聲把大家從睡夢喚醒,驚醒后的吳鳳剛想驚叫,,卻被母親的手掌緊緊捂住嘴巴不讓出聲,。黑暗中,吳鳳猛然瞥見三,、四個蒙面大漢闖進船艙,。
“都躺好了,不許動!否則,,打死你們,,或者把你們?nèi)雍@镂刽~去。”其中一個大漢高聲叫喊,。說完,,蒙面大漢翻箱倒柜,將船上凡是拿得起搬得動的東西洗盡一空,而后揚長而去,,前后不到30分鐘時間,。
“遭海盜了!這下子可怎么辦?還能不能去臺灣呀?”等大家緩過神來,聽見有人在黑暗中哭喊著,。
“不要緊!我在船艙底板上還藏有一些物資,。”吳鳳的父親吳珠鎮(zhèn)定自若道。原來,,吳珠早就預(yù)料到海上極有可能遭遇海盜搶劫,,所以特意將一大部分值錢受用的東西存放在船艙底板加固隱秘處,其中,,包括300顆茶籽和青草膏藥,。
移居臺灣后,吳珠續(xù)操江湖行醫(yī)本業(yè),,因醫(yī)術(shù)高明,、藥到病除,廣受當?shù)赝林鴼g迎,。吳鳳自小勤奮好學(xué),、聰慧過人,成年后承繼父業(yè),,常年給嘉義縣社民治病扶傷,,一樣受到當?shù)剜l(xiāng)民的敬重和愛戴,都尊稱其“吳郎中”,。
吳珠一家入臺定居點是諸羅大目根堡鹿麻莊(今嘉義縣中埔鄉(xiāng)),,屬阿里山地區(qū)。據(jù)史料記載,,清朝年間,,阿里山地區(qū)生產(chǎn)力極其低下,經(jīng)濟非常落后,,當?shù)赝林砸熬雍鸵笆碁橹?。阿里山地區(qū)當時有大小族社四十八個,每族社數(shù)百人,,彼此之間缺少溝通和交流,,時常發(fā)生一些矛盾和沖突。隨著外來漢族居民的不斷增多,,這種矛盾和沖突變得越來越復(fù)雜和越來越不可調(diào)和,,以至于族社與族社之間、土著原住民與漢族居民之間禁絕交往和通婚,。為實現(xiàn)民族融合,,促進當?shù)亟?jīng)濟社會發(fā)展,,清政府決定遴選一位經(jīng)歷和素養(yǎng)都比較合適的通事來推行“撫番”政策,。在眾人共同推舉下,,吳鳳被清政府任命為“阿里山通事”。擔(dān)任“阿里山通事”以后,,當?shù)剜l(xiāng)民改稱吳鳳為“吳通事”,。
種茶糾紛
吳鳳任阿里山通事以來,為了調(diào)和日趨白熱化的鄉(xiāng)民之間的矛盾和沖突,,他慎獨慎微,、兢兢業(yè)業(yè)、愛睦鄉(xiāng)里,、謹言慎行,,總是以好的言語和行為來教育感化各路社民。他除了全心全意為社民服務(wù)外,,還積極發(fā)動社民實施經(jīng)濟發(fā)展戰(zhàn)略,,其中一項,就是鼓勵當?shù)厣缑癖橹财废嗪?、?jīng)濟效益高的平和茶,。
話說50多年前,吳氏入臺之初,,吳珠在嘉義縣高海拔地區(qū)開辟數(shù)畝園地,,培土整畦后種上平和帶來的300顆茶籽,待茶苗長出一尺多高后以其為副本,、以當?shù)夭杳鐬槟副具M行嫁接,,培育出新茶品種,命名為“阿里山高山茶”,,吳珠率先試驗種植,。阿里山高山茶豐產(chǎn)性好,品行優(yōu)良,,味道清新,,香氣甘醇,受到消費者的普遍青睞,,茶葉遠銷泰國,、緬甸、馬來西亞,、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(qū),,并且供不應(yīng)求。一時間,,阿里山高山茶在漢族居民之間廣為種植,,為此給包括范氏族群在內(nèi)的漢族居民帶來盆滿缽滿的商業(yè)利好,。這讓當?shù)赝林苁橇w慕嫉妒恨。然而,,羨慕歸羨慕,,嫉妒歸嫉妒,當?shù)赝林堑蝗ネ茝V,、引種阿里山高山茶,,反而對其充滿抵觸和反感,因為,,他們對原生態(tài)的自然物有一種近乎癡狂的崇拜和敬畏,。在他們眼里,運用人為嫁接手段培育出來的“阿里山高山茶”無異于違反自然規(guī)律的“植物怪胎”,,是一種觸犯神明的行為,。
對于當?shù)赝林挠廾梁蜔o知,吳鳳想盡一切辦法和手段去說服他們,,終究還是徒勞無功,。
當?shù)赝林芙^引種阿里山高山茶也就罷了,還惡意踐踏毀壞漢族人的茶園,,導(dǎo)致范青被關(guān)押,、范大爺被打之類的茶園鬧事悲劇時有發(fā)生,這著實讓阿里山通事吳鳳很是無奈和痛心,。如果說吳鳳慎獨慎微,、兢兢業(yè)業(yè)、愛睦鄉(xiāng)里,、謹言慎行在當?shù)赝林哪恐械?ldquo;加分”的話,,倡揚推廣種植阿里山高山茶得的卻是“減分”??刹辉氲降氖?,恰恰是倡揚推廣種植阿里山高山茶這一行為舉措,無意中促成助長了一場人文悲劇的發(fā)生,。
“栗祭”風(fēng)波
清乾隆年間,,阿里山土著原住民聚集區(qū)盛行一種叫做“栗祭”的大型祭奠活動,活動一年舉行一次,。每年“栗祭”一到,,總要殺一個其他族社的人頭當祭品。吳鳳擔(dān)任阿里山通事后,,極力勸說當?shù)剜l(xiāng)民改掉“人頭祭”這種殘酷惡習(xí),,無奈,當?shù)刈彘L紛紛表示不能順從,,理由是,,如果不用人頭祭祀,,必將招致天神發(fā)怒,引來禍害,。在吳鳳苦口婆心勸說之下,,好不容易與當?shù)刈彘L達成“以牛代人”協(xié)議,前提條件是,,隔年還得沿用人頭獻祭,。吳鳳本想以拖待變,,可第二年“栗祭”到來時,,卻找不出有效的變通辦法。族人又來索要人頭了,,在這左右兩難時刻,,恰巧當?shù)匕l(fā)生一起義軍起義事件,死了不少人,。吳鳳將計就計,,把起義死難者的首骨冷凍窖藏起來,此后每隔一年獻一具人頭給族人祭神,。幾年過后,,首骨用完了,族人又來索要人頭,。無奈,,吳鳳對族人曉之以理、動之以情,,同時嚴詞正色地說:“這種草菅人命的惡習(xí)無論如何都得徹底改掉,,否則,從今往后,,我不再給大家治病了!”這一招果然靈驗,,族人終于被震懾和打動,答應(yīng)今后不再用人頭祭神,。
然而,,天不從人愿。乾隆三十四年(1769年),,阿里山地區(qū)發(fā)生一次罕見的瘟疫,,許多人染疫而死,當?shù)刈迦艘恢抡J定是天神發(fā)怒了,,其因則是“人頭祭”中斷和阿里山高山茶“植物怪胎”出現(xiàn)所致,,于是氣勢洶洶找上吳鳳家門,要求恢復(fù)“人頭祭”舊俗并全部搗毀阿里山高山茶種植園,。
吳鳳知道事情已經(jīng)發(fā)展到無法挽回的地步,,只得好言勸慰族人,,而后說:“明天一大早,后山上有一個穿紅衣戴紅帽的異族人,,你們可以取他的人頭來獻祭,,以平息天神怒火。但有言在先,,只許殺這個人,,以后再也不準殺任何一個人,同時不要去搗毀阿里山高山茶種植園,,它們跟瘟疫一點兒關(guān)系也沒有,。”族人歡呼而去。族人走后,,吳鳳教育兒子:“我們在這里生存和生活,,要以和為貴、寬以待人,,不要記恨私仇,,不管現(xiàn)在和將來,我們都要和這里的所有鄉(xiāng)民和睦相處,。”第二天清晨,,族人果然看見山道上迎面走來一個穿紅衣戴紅帽的異族人。見罷,,幾個族人紛起張弓射殺,,走進尸體欲取其首,愕然發(fā)現(xiàn),,紅衣紅帽者不是別人,,正是阿里山通事吳鳳。見狀,,族人悲痛欲絕,,嚎啕之聲震撼山谷。
吳鳳大義殉職,,眾社酋長聚議,,立誓從此戒除“栗祭”惡俗,同時以族規(guī)社令方式昭告全體土著原住民,,摒棄愚昧和偏見,,允許與來臺漢族居民交友、通婚,,并積極推廣種植阿里山高山茶,。為表達痛悔和紀念,當?shù)剜l(xiāng)民將吳鳳尊為“阿里山神”,,如今的嘉義縣中埔鄉(xiāng)社口村“阿里山忠王廟”,,每年都在吳鳳忌日舉行盛大祭祀活動,,前來朝拜的香客絡(luò)繹不絕,香火綿延至今,。而臺灣各地自此也紛紛推廣,、引種阿里山高山茶,并很快打開島內(nèi)外銷售市場,,成為當?shù)剜l(xiāng)民引以為豪的致富法寶,。如今,阿里山高山茶已成臺灣地區(qū)乃至世界范圍內(nèi)的極品好茶,,僅臺灣嘉義縣阿里山,、番路、竹崎,、梅山,、大埔等地就種植阿里山高山茶約2500公頃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