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一棵樹的姿勢站立
——朱元暹老師印象記
◆黃榮才,,系中國作家協(xié)會會員,,平和林語堂研究會會長、平和林語堂文學館館長,。
認識朱元暹老師已經(jīng)快二十年了,,二十年無法用彈指一揮間來描述,,二十年已經(jīng)足夠長,而更長的是朱元暹老師的美術(shù)教育生涯,,朱老師從事美術(shù)教育已經(jīng)快56年,。
提起朱元暹老師,我的印象就是他精瘦的身材,,徐緩的聲調(diào),,從容的步伐,深邃的氣度,,所有這些,,讓朱老師在我的印象中以一棵樹的姿勢站立,而且,,這棵樹不是在一片茂密的樹林當中,,而是在稀稀疏疏、有點散亂的情形中出現(xiàn),。這棵樹不是春天的枝繁葉茂,、綠得逼人晃眼,是在秋天中的滿樹金黃,,甚至初冬的那種虬枝畢現(xiàn),。盡管如此,我看到的不是蕭索,,是力度,,是那種伸展的努力。
近二十年前,,曾經(jīng)去過朱老師簡陋的宿舍,不大的房間,,除了一張白色塑料躺椅,,還有兩張的塑料方凳,兩把草扇,,其他的就是書,,各類書法美術(shù)碑帖和書籍,有點凌亂地堆放,。那張塑料躺椅就是他的床,,疲勞了可以躺下來歇會。來了客人,,那兩張塑料椅子就是唯一接待客人的地方,,沒有空調(diào),扇扇子就是唯一的選擇,。即使后來他搬到了新房子,,那也是最為簡單的布置,連裝修都沒有,學生的工作案板占了主要的空間,,讀書,、作畫、會客依然退縮到一個角落,。問起他的飲食,,大多是簡單的一碗平和水面。我在想,,能夠驅(qū)趕物質(zhì)的誘惑,,把日子退縮到最為簡單的程度,那內(nèi)心的精神肯定足夠強大,,他在另外一個世界里,,可以非常從容和游刃有余。
事實上,,朱老師的確如此,。作為平和一個非常出名的美術(shù)教育工作者,他培養(yǎng)了眾多的學生,,桃李滿天下對于他來說,,毫不為過。朱老師的謙和,、正直,,對學生的循循善誘和關(guān)心幫助等等,許多故事流傳,,正如他這棵樹上的葉子和枝條,,讓這棵樹不是單調(diào),而是充滿了生機和活力,。五十年,,能夠把一件事堅持做下去,已經(jīng)相當難得,,把同樣的一件事做好,,做出成績,做出廣度,、寬度,、深度和厚度,那就是令人景仰和尊重,。
任何一棵樹都不僅僅是一面的風景,,除了美術(shù)教育,朱老師也作畫,、寫字,。當一盞燈的光芒足夠亮堂,,有些東西也許會被忽略,但不容否認它的存在,。朱老師自己的創(chuàng)作就是在美術(shù)教育的光芒之下,,原來的光芒有所缺失。朱老師在中國畫的道路上辛勤求索,,他精花鳥,,兼善山水,同時追求書法藝術(shù)之美,。當他年輕的時候,,從當年王陽明設(shè)置平和縣開始就是縣城的九峰鎮(zhèn)出發(fā),游歷許多地方的山山水水,,也接受老縣城傳統(tǒng)文化的浸染,,人生道路的坎坷,命運的波折,,現(xiàn)實和文化的多重撞擊和沖刷,,朱老師對自己的筆下有了別樣的理解。對于人生,,有些該堅持,,有些該舍棄,并不是藝術(shù)手法的頓悟,,更是生命深處的理解,。因此,他的書畫簡樸,、深沉,,在平和中講究精氣,在豐滿中注重變化,,追求大寫意之下的和諧,,在夸張中回歸本源。同時把書法和美術(shù)以及自己古典詩詞的理解等等,,巧妙地融合,傳遞自己內(nèi)心洞穿世事的豁達,,已經(jīng)經(jīng)歷滄桑的平和以及不急不燥的從容,。
和朱老師聊天的時候,可以感受到他這棵樹的風景和生命力,,可以獲知他依然上下求索的心境,,他極力望遠的情懷。盡管,,他以以生命點燃的火把,,鍥而不舍地在堅守在山區(qū)縣份的美術(shù)教育園地上,,培育出一大批莘莘學子,用噴薄不息的生命氣息,,鑄造了在藝術(shù)事業(yè)上不斷前行的梯隊隊伍,,但他沒有想到停步,如今雖已古稀之年仍在試圖追求變化,,追求發(fā)展,。看到朱元暹老師有點消瘦的身影,,我有種感慨:既然以一棵樹的姿勢站立,,那就會是一道風景,獨特的風景,。此次,,朱老師的學生發(fā)起出版朱老師和部分師生的作品集,就是要看看風景,,品品韻味,。
祝愿朱元暹老師有更多、更好的作品問世,,愿他這棵樹常青,,風景不斷變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