漂泊林語堂
想想林語堂,,除了閑適、幽默,、平和,、快樂之外,就其人生履痕而言,還要加上一個詞,,那就是漂泊,。
林語堂出生在平和,并且在平和接受啟蒙教育,,度過快樂的童年時光,。從10歲開始,林語堂就開始了他的漂泊生活,。10歲,,1905年,林語堂離開平和坂仔,,先坐小船到縣城,,然后坐五篷船到漳州,做蒸汽小輪船到廈門鼓浪嶼,。從小學到中學,,每年回平和一次。盡管林語堂對這順水兩天兩夜,,逆水三天三夜的航程沒有感覺到苦悶和孤寂,,而是視之為畢生難忘的美景,但這樣的來來去去,,對于一個小孩子來說,,不可能沒有艱辛的地方。否則,,林語堂也不必在每年假期的時候,,不等船駛到坂仔家門口的碼頭,而是在有一段距離的時候,,就下船飛奔,,一路喊著“阿母,阿母”,,撲進母親的懷抱,。
1912年,林語堂離開廈門,,到上海圣約翰大學讀書,。離家鄉(xiāng)更遠了,每年的假期,,回到平和的林語堂不可能像小時候那樣邊跑邊喊,,但思鄉(xiāng)之情自是難免。從上海圣約翰大學畢業(yè),,林語堂到北京任教,。三年后,,出國留學,在美國哈佛大學,、法國巴黎,、德國萊比錫之間行走,這自然是一種漂泊,。
1923年,,林語堂獲得德國萊比錫大學的博士學位,回國在北大任教,。北京的生活也沒有多久,,因為支持進步學生的運動,抨擊時政,,林語堂被當年的北洋軍政府列入通緝的黑名單,,他回到家鄉(xiāng)的廈門大學任教。在廈大不到一年,,林語堂又不得不再次踏上漂泊的行程,。先是武漢,然后是上海,。從1927年到1936年,,這應(yīng)該算是林語堂相對穩(wěn)定的時間,但期間的1931年,,他到瑞士出席國際聯(lián)盟文化合作委員會年會。本來這不用太長的時間,,可是他順便到英國與工程師研究制造打字機的模型,,在那里住了幾個月,這樣他離開的時間就將近一年,。因為日軍轟炸上海,,廖翠鳳帶著三個女兒回到廈門娘家,體會到大家庭的復雜,,也讓林太乙初次嘗到生命的悲傷和不公平,。
1936年8月,林語堂舉家離開中國,,到美國寫作,。這一去,就是三十年,,直到1966年定居臺灣,。在這三十年里,林語堂在美國數(shù)次換地方,、租房子,,還到法國等地游歷,,兩次回到中國,到聯(lián)合國科教文組織任職,,到新加坡南洋大學任校長等等,。這三十年,對于林語堂來說,,更是個漂泊的行程,。他寧愿租房子,也不買房子,,也不加入美國籍,,林語堂的心在中國,他以這種的方式,,提醒自己也告訴別人,,自己是個中國人,無論在美國呆多久,,他只是把這當成一種旅行,,一種暫時停歇自己漂泊腳步的方式而已。有一天,,他終將回去,。
1966年,林語堂想終結(jié)自己的漂泊行程了,。他把腳步定格在和老家漳州具有同樣閩南文化背景的臺灣,。他在陽明山,修建了屬于自己的房子,,按照自己的設(shè)計理念,。這似乎可以理解為林語堂前面的生活一直在以逗號、頓號,、分號等形式進行,,陽明山的家,才是以句號的方式出現(xiàn),。不過,,林語堂在有了自己家的時候,還是在港臺之間來來去去,,至于到韓國等地參加會議,,到其他地方旅行那只是小小的插曲而已。
1976年3月26日,,林語堂在香港病逝,。但林語堂再次出發(fā),只是這出發(fā)是被出發(fā),,是沒有他決定權(quán)的出發(fā),,或者說是他事先策劃決定的出發(fā),。他移靈臺灣,下葬在臺北林語堂故居,。這時候,,林語堂漂泊的腳步真正停止了,他把最后的步伐定格在陽明山,,定格在仰德大道142號,,定格在那個和童年老家平和后花園同樣名字的土地上。
回看林語堂一路走來,,印象是風塵仆仆,,是漂泊。他唯一最為穩(wěn)定的生活,,是他生命中最早的十年,,這十年,他就是行走在平和的土地上,,這塊土地給了他營養(yǎng),,讓他感覺“為學養(yǎng)性全在茲”。他寫過一萬八千字的《林語堂自傳》,,寫過約六千字的《八十自敘》,,包括他寫過的約六十本書,上千篇的文章,,除了常提到他快樂的童年之外,,很少寫到他的私人生活。
平和,,除了是林語堂漂泊的起點,,是他的根所在,其實也是林語堂最后的落腳點,。生命中的最后十年,林語堂的腳步在臺灣,,在香港,,但是他的視線,他生命的意識卻依然在平和,,離開了平和,,林語堂就一直在路上。如果說,,林語堂是一棵樹,,那他的樹根和樹干都是在平和,他的行走,,他的漂泊的履痕是向不同方向伸張的枝條,、樹葉,。無論怎樣搖曳,他牢牢地立足平和,。
想到林語堂的漂泊,,腦海中就出現(xiàn)一幅在哪個影視作品里看到的畫面。畫面上,,都是行走的腳,,前前后后交替行進,踢起的塵土飛揚,,經(jīng)過一片濕地,,留下的腳印深深淺淺。那么,,就讓林語堂歇歇吧,,在親切的“后花園”,在讓他心笙搖動的閩南話中,,在唯一一處他自己設(shè)計的家中,,停止他漂泊的腳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