雪中蠟梅開
早晨睜開眼,,發(fā)覺窗外比往日亮些,,不覺心中一動。披衣起身來到窗前看,,果不其然,,這雪“千呼萬喚始出來”。
“有梅無雪不精神,,有雪無梅俗了人,。”有雪來,自然會想起梅的身影,。
“雪里常插梅花醉”,。時值臘月,沒有看到梅花來,,看到的卻是蠟梅,。梅花的娉婷身影,約兩個月后才能驚鴻一現(xiàn),。此刻,,她在等待邀約的門票。
這個冬日,,首次看到蠟梅,。那日,穿過一條小巷,,不經(jīng)意間,,卻看見一株蠟梅,娉娉婷婷,,佇立在巷子一角,。她旁逸斜出的虬枝,刪繁就簡,,枯瘦之中,,盡顯凜然逼人的風骨。沒有雪來,,她卻兀自喜慶熱鬧著,,笑開了滿樹的花朵。那花朵兒身影纖弱,,玲瓏可愛,,像剛出閣的少女,羞羞答答,,微啟朱唇,,朵朵含蓄,。其色金黃似蠟,花瓣兒薄薄,,卻光滑透亮,、細膩如絲,集結起來,,卻有了氣勢,,滿枝都是她淺笑盈盈的眸子,掩飾不住內(nèi)心澎湃的激情,。
世人多以為,,蠟梅是標準梅家子弟,其實不然,。蠟梅雖然名曰“梅”,,卻與梅花屬于不同家族。蠟梅屬蠟梅科落葉灌木,,枝叢生,,小枝多直立生長;梅花則為薔薇科喬木,有主干,,常具枝刺,。蠟梅因其花蠟黃色,芳香,,花瓣有光澤,,似蠟質,故得名,。因花形似梅,,且在農(nóng)歷臘月開放,又名臘梅,。
看膚表,蠟梅與梅花有差異,,蠟梅枝干灰白色,,梅花枝干黝黑。
觀花色,,蠟梅與梅花不一般,。梅花艷麗多姿,白,、粉,、深紅、紫紅等,,讓人目不暇接,,罕見黃色,。“曾與詩翁定花品,一丘一壑過姚黃”“聞君寺后野梅發(fā),,香蜜染成宮樣黃”“天然金蕊弄群英,,誰信鵝黃染得成”“蜜蜂底物是生涯,花作糇糧蠟作家,。歲晚略無花可采,,卻將香蠟吐成花”……臘梅以蠟黃色為主,或純黃色,、淡黃色,、金黃色,或墨黃色,、紫黃色,、黃白色,或銀白色,、雪白色,、淡白色,不一而足,。
聞花香,,多數(shù)梅花無香味,而多數(shù)蠟梅香氣襲人,。“少熔蠟淚裝應似,,多熱龍涎臭不如”“一花香千里,更值滿枝開”“誰遺一格香最勝,,故應有容問何如”……對于蠟梅之香,,古今文人騷客,從不吝惜筆墨,。“玉質紫金衣,,香雪隨風蕩”,在這數(shù)九隆冬,,她羞澀的骨朵,、欲放的苞蕾、燦爛的花冠,、沁心的香味,,讓人心中不啻沐浴春風,蕩起暖暖的漣漪,。難怪,,李笠翁會在《閑情偶寄》中說,蠟梅與玫瑰為異姓兄弟,因其“氣味相孚,,皆造濃艷之極致,,殆不留余地待人者矣”。
由此來看,,“疏影橫斜水清淺,,暗香浮動月黃昏”,林逋這句詩,,人常道將梅花的姿容,、神韻描繪得淋漓盡致,卻是對所有的蠟梅說的,。
蠟梅別名極多,,叫臘木、黃梅花,、香梅,、雪里花、早梅,、雪梅,。讓人歡喜得緊的,是“素兒”這個芳名,。“芳菲意淺姿容淡,,憶得素兒如此梅”。正如這個別名,,蠟梅生長緩慢,,枝弱冠小,樸素無華,,似乎從來不打眼,。殊不知,她在暗暗地積攢生機和力量,。她的花期較長,,在頭年四月,葉腋間花粒始萌,,深秋歷霜,,花粒飽和,漸漸育成花蕾,,卻隱忍不發(fā)。入冬寒潮初起,,精神抖擻的她,,方才見寒起意,細枝之上,,鵝黃色花骨朵,,雖只如米粒大,,宛若堅強的嫩喙,果敢地啄破生命的屏障,,讓枝頭叢叢簇簇的奇艷花朵,,把一年一度的心事,渲染成一片壯觀的美麗,,直到第二年二三月方休,。這般行徑,怎會辱了寒客,、久客的名頭?
她在沉默中開放的神態(tài),,讓人有了抗爭的力量和信心。
花“將開未開”之時,,是古人眼中最佳賞花時,。“當年臘月半,已覺梅花闌,。不信今春晚,,俱來雪里看。” 滴水成冰,、草木衰敗的寒冬,,蠟梅“枝橫碧玉天然瘦、蕊破黃金分外香”,,自然值得“探梅”,、“賞梅”。“小閣明窗半掩門,,看書作睡正昏昏,。無端卻被梅花惱,特地吹香破夢魂,。”雪中賞梅,,好事一樁;瓶插梅花,暗香浮動,,滿室飄幽;邀友相聚,,踏雪尋梅,幽雅情趣,,自然而生,。
在《本草綱目》中,李時珍說,,“蠟梅花味甘,、微苦,采花炸熟,水浸淘凈,,油鹽調食”,, 既是味道頗佳的食品,又能“解熱生津”,,尤其是雪梅,,更是藥中極品。不知當年東坡先生在用蠟梅之名時,,是否知道蠟梅有這般的功用,,在顛沛流離時,這小小的美食,,或許能給他一些慰藉,,不獨曠達。
“思君令人老,,歲月忽已晚,。”在這歲尾之時,品不到蠟梅的美食,,沒有思念中的人,,雪中蠟梅開放的身姿,能在想象中復生,,也是挺好的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