粽香三代情
再過幾天就是端午了,。桌子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粽子,有咸的,,有甜的,,有長條形的,,有三角狀的。挨挨擠擠甚是可愛,。這些都是我“不勞而獲”的,,有的是老鄉(xiāng)給的,有的是親戚剛拿來的,。從媽媽家拎回的最多,,兩大包,怪不得人說,,女兒是“家賊”了,。
昨天媽媽一早打來電話:粽子包好了,里頭擱了香菇海蠣瘦肉板栗,,料可多呢,,晚上過來拿!話里掩不住的得意。一進門,,媽媽就喜吟吟迎上來,,獻寶似地拿出兩大串鼓鼓囊囊的粽子。“快嘗嘗,,做得好不好?”她就守在一旁盯著我看,,比我還急,等我接過來,,扯下一個,,解開葉子,她卻又突然想起什么走開,,把桌子上另外的一包轉移,。我問,媽媽你是不是把好吃的藏起來呀?媽媽不好意思了,,嚅嚅說:“那些沒包好,,不好看。”
在我記憶中,,媽媽的確是不大會包粽子的,。她在她那個時代,是罕見的獨生女,,外公解放前跟著國民黨軍隊到了臺灣,,留下外婆和媽媽兩個母女相依。外婆千辛萬苦供養(yǎng)女兒上學,,直至大專畢業(yè),,當了一名教師。外婆自此跟著唯一的孩子過活,,帶大我們兄妹幾個,,幫著做了大半家務,。
每至年節(jié),是外婆最忙的時候,。端午前幾天,,外婆就忙著挑選鮮亮飽滿的糯米待用。粽葉,,有時也特地交代平和老家人拿來新鮮的,,將它洗凈,把竹葉根部兩個小尖剪掉一點,,放進開水里煮上三,、五分鐘,讓它變軟,,長長綠綠的,,一條條晾干備用。
外婆包的粽子特別香,,是有訣竅的,,包粽子前,她會用蘿把米洗凈控干,,稍微放一會兒,,盡量不要讓米“吃”到水。然后在糯米中加進少許五香粉,,幾滴醬油,,連同油蔥一起先入鍋翻炒幾下,讓米吃進一些味,。豬肉是事先用醬油,、鹽、味精,、糖,、料酒浸漬過的,不能太瘦,,稍稍帶點肥,這樣煮熟后肥油都滋到糯米里,,吃到了就是一種驚喜,,酥爛嫩鮮,又香又軟,。里面通常還放了海蠣干,,香菇塊,小蛋黃,,花生粒,,有時還擱了蘿卜丁,,咬起來咯吱咯吱,不油不膩,。更絕的是她包的粽子,,用咸草或棉繩纏后,四個角都尖溜溜,,連個縫隙都沒有,。松緊又適度,外婆說,,如果松了,,粽子蒸熟后會進水汽,味道就淡了;包的太緊呢,,米又會太硬實,,沒嚼勁。外婆包的粽子,,解開,,放在盤子里,都是四角尖挺,,瑩白剔透,,煞是好看,又都還熱乎松軟著,,忍不住掰一個嘗了,,糯而不粘,一股粽香,,在鼻尖上下繚繞,,舞蹈!
多少年過去,那碧綠的粽葉和隱隱透出的清香,,總是難忘,。還記得小時,外婆每次還會特地包了幾個長螺狀的給我和哥哥姐姐,,也許這寄托了外婆要我們“好好學習,,天天向上”的美好期盼?
一個季節(jié)一個故事。外婆離開我們后,,因為忙,,媽媽沒有每年包粽子,味道口感也不如外婆的,。但是不一樣的粽子,,卻是一樣的情思,今年媽媽包得不好的那些粽子,我偏就要回了,,現在就靜靜地躺在我家的冰箱里,,等著端午上場,來奉獻它的芬芳的綠意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