臘八的粥
已經(jīng)進(jìn)入臘月,,過年的氣氛開始濃起來。“寒家歲末無多事,,插枝梅花便過年”,,是詩人的優(yōu)雅做派,。民以食為天,老百姓在意的是口福,。
“臘者,,獵也。”上古時代,,人們冬日打獵,,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。也稱“臘祭”,。人們行臘祭之禮以祭祀八神,,祈求“土返其宅,水歸其壑,,昆蟲毋作,,草木歸其澤。”古代稱祭百神為“蠟”,,祭祖先為“臘”,,秦漢以后統(tǒng)稱為“臘”。因祭祖活動往往于此月舉行,,人們便將此月稱為“臘月”,。臘八也就是臘月的第八天。
臘八節(jié)的來歷,,主要有兩種版本,。一是佛教始祖釋迦牟尼成道的紀(jì)念日。相傳,,釋迦牟尼在悟道前苦修六年,,每日食稀米粥一頓,在臘八這天因饑餓勞頓而昏倒,。這時,,恰巧有一牧羊女經(jīng)過,并救活了他,。在菩提樹下,,釋迦牟尼當(dāng)天得道成佛。后人為了紀(jì)念他而始興“佛成道節(jié)”,。中國佛教徒出自虔誠,,遂與“臘日”融合,方成臘八節(jié),。二與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有關(guān),。朱元璋早年曾落難受苦。相傳,臘八這天,,他從老鼠洞里挖出一些紅豆,、大米、紅棗和雜糧熬成粥,,大快朵頤,。他稱帝后,為示不忘苦難的過去,,便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(jié),。
臘八粥原先叫“七寶五味粥”,“五味”指五谷雜糧,,“寶”指干果,,就是將干果、五谷雜糧加水熬制成粥,,人稱之為臘八粥或八寶粥,。做臘八粥的原料,可謂豐富多彩,,谷豆類有紅豆,、黃豆、綠豆,、黑豆,、小麥仁、燕麥,、小米,、大米、糯米,、花生等,,干果多為板栗、大棗,、蜜棗,、桂圓、青果,、松仁,、核桃仁,、蓮子,、百合、銀耳,、桃脯,、柿餅、葡萄干、杏脯等,,總計(jì)不下二十種,。
貧富有差,豐儉由人,。即便是窮人,,臘八粥也不能為稀飯。稀飯由稠變稀,,性狀呈米,、水分離狀即為“澥”。臘八粥必須一次做好,,切忌做成澥飯,。如果粥飯一澥,象征來年有不祥之兆,。
喝臘八粥,,是慶祝人壽年豐,預(yù)祝來年五谷豐登,、國泰民安,。北方十冬臘月,天氣奇冷,,有“臘七臘八,,凍死叫花(乞丐)”、“臘七臘八,,到處凍個大疙瘩”的說法,。一鍋臘八粥,熱熱乎乎,,沖淡了寒氣,,增加了暖意。每逢這一天,,寺廟都施粥濟(jì)貧,。寺庵僧尼多送粥給居民和兒童吃,說吃了可免災(zāi)避禍,。
吃臘八粥,,寓意“農(nóng)事畢,六陳足”,,一年到此停止一切農(nóng)活,,人們準(zhǔn)備置辦年貨迎新年。
在不少地方,,臘八粥做好后,,人們要先給祖先獻(xiàn)上一碗,表示與逝去的先人共度臘八。本家之間,、近鄰之間互送臘八粥,,其中有淳厚的民風(fēng)和濃濃的人情味。人們不但將臘八粥分給家禽,、家畜吃,,還在果樹、農(nóng)具,、門窗上抹上一把粥,,預(yù)祝家畜興旺、果樹茂盛多結(jié)果子,,祝愿門窗也能善解人意,,照看好家門。舊時這天早上,,少女要扎耳朵,,俗諺“臘八臘,扎耳朵,,又不疼,,又不發(fā)”。
相傳,,這一天是棗樹的生日,。在這天早上,人們先將棗樹對砍一刀,,把粥飯涂抹于刀痕處,,口里念“棗樹吃了臘八飯,來年棗兒結(jié)成蛋”,,以祈求來年豐收吉利,。
“冬至臘八二十三,過年丟下七八天”,,“臘八插花,,祭灶年下”……不少地方,把臘八當(dāng)作百無禁忌的“黃道吉日”,,是男女定親,、婚嫁的喜慶佳期,故此日多辦婚嫁喜事,。
“吃罷臘八飯,,就把年來盼,還把年事辦,。”喝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,,年的氣氛就在心中開始慢慢升騰,。“臘八,、祭灶,,年下來到,小妮要花,,小兒要炮;老婆兒要新衣裳,,老頭兒打饑荒。”一過農(nóng)歷臘月初八,,年味兒越來越重,,人們會越來越忙,緊鑼密鼓,,開始過大年的準(zhǔn)備工作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