悠長哨聲里的“面粉棗” 漳州市區(qū)僅剩一家了
水燒開后,,水蒸氣從壺上的哨子噴出,發(fā)出悠長的哨聲,,晚歸的人們遠遠地聽到,,就會來買一碗面粉棗,配上一條油條,,味道美極了,!
面粉棗是漳州的一道傳統(tǒng)小吃,老漳州人再熟悉不過了,。早期在中山公園門口,、新華北路“圓圈”及新橋頭等處,每到傍晚,,就有賣面粉棗的小攤,,一個小爐一把水壺,一張小桌幾只小凳……如今,,漳州市區(qū)只剩一家,。
現(xiàn)泡現(xiàn)吃方便實惠
面粉棗,也叫面茶,,以面粉為主料,,先用慢火炒熟,加上已炒好并研成末的油蔥,、花生或黑芝麻,,然后加上白糖混炒即可。面粉棗香味獨特,,具有健脾補胃之功效,,既可當飯吃,又可作為點心,。吃時放一二匙在碗里,,開水一沖,稍加攪拌成糊狀,,熱氣騰騰中香味撲鼻,。
在物資匱乏的年代,面粉棗算得上是一種既方便又實惠的美食,,且因為可以保存較長時間,,放在干燥的地方,,一個月都不會變質,許多家庭都會炒些面粉棗給離家的親人,,以備不時之需,。
但隨著時代的發(fā)展,各種方便食品不斷涌出,,吃面粉棗的人少了,,賣家難以維持,面粉棗攤在漳州一度銷聲匿跡,,漸漸退出人們的視線,,許多年輕人甚至不知道什么叫面粉棗。
漳州市區(qū)僅剩一家
1983年,,三代從事飲食業(yè)的漳州飲食公司職工鄭松淼,,在“圓圈”一帶擺起了售賣面粉棗小攤,使得這一傳統(tǒng)小吃得以重現(xiàn),。2010年元旦,,鄭松淼的女兒鄭寶珍從父親那里學得炒制面粉棗的技術,在打錫巷小吃街1幢與2幢間的通道旁的一個小棚下,,賣起了面粉棗,。因她的面粉棗香甜可口,特別是冬天,,一些老顧客常常光顧,。
鄭寶珍賣的面粉棗,有花生與黑芝麻二種,,味道略有不同,,以適應各人口味。賣時碗匙先用開水燙一遍,,再放入干粉,,現(xiàn)沖現(xiàn)吃,一碗2元5角,。也有很多人是買回去自己沖,,一斤干粉14元。
將把手藝傳給兒子
炒一鍋20斤的面粉棗,,要先把面粉在大鍋里不停地炒上一個多小時,;蔥花油炸后,再用瓶子碾成末,,也得花上一小時,;花生、黑芝麻炒熟后,還得磨成粉,。這么在爐前呆上半天,,全憑手工炒制,一般人受不了,,所以這行當少人愿做,,現(xiàn)在漳州只有鄭寶珍一個人在賣現(xiàn)沖面粉棗。雖然現(xiàn)在有些商店也有賣袋裝的面粉棗,,但因是機械生產,,工藝不同,味道完全兩樣,。
鄭寶珍的兒子還在讀書,。她說,等兒子長大了,,就把做面粉棗的手藝傳承給兒子,讓市民依舊能聽到那悠悠的哨聲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