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名嘴到名導(dǎo)——長泰“傳奇農(nóng)民”薛躍輝
清新的空氣,,蔥蘢的樹木,,如黛的群山……當(dāng)你驅(qū)車徜徉在長泰縣山重村,你將為四周美妙的自然風(fēng)景所著迷。同時,,悠閑的慢生活,,如花綻放的笑臉……你的心情就這樣被這里人文景觀所感染。山重村出名了,,村民薛躍輝也成名了,,他從一名村里的“名嘴”變成了聞名全國的“名導(dǎo)”——知名導(dǎo)游。近日,,記者一行再次探訪這位“傳奇農(nóng)民”,。
名 嘴
“山還是那座山,水還是清澈水,,黨的政策有魔力,,山山水水帶笑顏。”薛躍輝的開場白,,讓我們感受到他的幽默風(fēng)趣?,F(xiàn)年56歲的薛躍輝,自小能說會道,,在村里無人能敵,,因此博得“名嘴”的綽號。
“名嘴不名嘴,,有什么用,?要是山重村沒有得到政府的開發(fā),我這個名嘴,,也就只能在村里耍嘴皮子罷了,。”他說,以前村里窮,,飯菜沒油水,,連吞個口水都難下咽,“可如今,,隨便吞個口水都能淹死肚里的蛔蟲,。”
“我這個名嘴有今天的名氣,那得感謝《閩南日報》,、電視臺等媒體的朋友,!”他說,要不是你們10年前報道這里的風(fēng)景,,順帶報道了他,,這里風(fēng)景還是沒人知道,“我這個名嘴也不可能上中央電視臺,,成聞名全國的名嘴,。”
名 導(dǎo)
陪同采訪的當(dāng)?shù)馗刹扛嬖V我們,,薛躍輝的成名有其自身的原因,但更重要的是,,山重村秀美的自然風(fēng)光經(jīng)媒體報道后,,引起了長泰縣黨和政府的重視,大力開發(fā)這里的旅游資源,,帶旺了一方的山水,。據(jù)了解,旅游旺季時節(jié),,山重村每天都能涌進(jìn)1萬多人前來觀光,。
游客的涌進(jìn),,讓能說會道的薛躍輝有了用武之地,。他平均一天能帶兩三個旅游團(tuán),高峰時能帶五六個團(tuán),。幽默風(fēng)趣的解說,,不僅讓這里的山水增色,也讓廣大游客記住了他,。他說:“游客來了,,就要讓他們高興而來,盡興而歸,。”
如今,,廈門、福州等地的旅行社都點名要他帶團(tuán),,他也在旅行團(tuán),、游客的口中成了“名導(dǎo)”?!渡街?ldquo;名嘴”薛躍輝》《馬洋溪的錦繡前程》等報道文章,,也賦予他“名導(dǎo)”的名頭。有些游客玩了之后,,想帶點山重村的土特產(chǎn)回去,,可是又怕有假,怎么辦,?薛躍輝這時就變成了“質(zhì)檢員”和“導(dǎo)購”,。如果游客不信,他就讓游客拿出手機(jī)“百度”一下“薛躍輝”,,上述的媒體報道成了最好的“試金石”,。他說:“如今通訊發(fā)達(dá),我是做不得假的,。如果有假,,游客往微博,、微信發(fā)言批評,我這個‘名導(dǎo)’就保不住了,!”
成為“名導(dǎo)”的薛躍輝,,其家庭也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“原來一家人住了個小平房,,現(xiàn)在我有三座兩層小洋房,。”他說,原來沒人氣,,房子不值錢,,如今人氣旺,有些房子還成了店面,,租金也可觀,。在薛躍輝家門口,記者還看到了一臺挖土機(jī),。他說:“今年剛買的,,花了16萬元,讓兒子開,,賺點工錢,。”
⊙本網(wǎng)記者王斯錐吳志潤孫福能通 訊員 陳金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