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家的路就在前方 本網(wǎng)記者走進郭坑火車站
大包小包的行李,,視如珍寶的車票,摩肩接踵的人潮……歲末年初,,回家永遠是中國人的主題,,凝聚著無數(shù)深沉的情感,。1月19日,,記者走進漳州市郭坑火車站,,記錄返鄉(xiāng)人潮中的個體,傾聽他們關(guān)于回家的故事……
第八次站著回家
人物:焦龍職業(yè):高速公路工人家鄉(xiāng):河南月山
47小時,, 1972公里,。對于已經(jīng)一年多沒有回家的焦龍來說,,曲折的返鄉(xiāng)路可以折算成冰冷的數(shù)據(jù),,卻無法丈量回家的渴望。
由于沒有直達車,,焦龍一家六人只能從漳州出發(fā)一路向北,,乘一天一夜的火車到達湖北鄂州,在鄂州車站等候近5個小時后,,換乘列車輾轉(zhuǎn)15個小時抵達河南月山,,再從車站坐一個多小時的大巴才能邁進家門。
然而這6張無座車票來得也并不容易,。由于不會網(wǎng)上購票,,焦龍在春運放票的前一晚,在火車站售票廳前打地鋪守候了整整一夜,。但他仍舊滿心歡喜,,“只要能回家,怎么都行,。”
這也是焦龍第8次“站著回家”,。他也因此練就了站著睡覺的本領(lǐng)。雖然回家的路讓焦龍雙腿麻木,、饑餓難耐,,但他笑言,返鄉(xiāng)路“并不辛苦”,。因為慢慢親近家鄉(xiāng)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,。
“閨女變啥樣了”
人物:冉紅偉夫婦職業(yè):建筑工人家鄉(xiāng):重慶
見到冉紅偉夫婦的時候,他們心情似乎特別好,,正圍在成堆的行李邊和同鄉(xiāng)啃著瓜子打著牌,,“今年過年回家有座兒,!”
在春運預(yù)售車票開售的當(dāng)天,冉紅偉早早就守在網(wǎng)上購票平臺,,為妻子和同鄉(xiāng)搶到了前往武漢的座位票,,也訂到了從武漢轉(zhuǎn)車重慶的動車票,這也令他們興奮得一夜沒合眼,。
更讓冉紅偉夫婦心心念念記掛著的,,還是遠在家鄉(xiāng)蹣跚學(xué)步的女兒。這對外出務(wù)工的夫妻,,在女兒還未滿一歲的時候,,就雙雙來漳打工,尚在襁褓中的女兒則留守在爺爺奶奶的身邊,。為了給家里多寄一點生活費,,冉紅偉夫婦一年才回一趟家。
為了讓女兒開心,,早在一個月前,,冉紅偉夫婦就開始準(zhǔn)備送給女兒的禮物。在打包得結(jié)結(jié)實實的行李袋內(nèi),,整齊堆疊著女兒過年的新衣服,、新玩具還有女兒愛吃的漳州貢糖。談及女兒,,溫和微笑的冉紅偉卻不時眼泛淚光,,“一年多沒見,真的不知道我閨女變成啥樣了,。”
一家人的歸途
人物:老白職業(yè):務(wù)工人員家鄉(xiāng):山東蒼山
“殊途同歸”一詞用在老白一家身上再適合不過,。今年他們一家6口人將從福建、河南,、江蘇等地整裝出發(fā),,有的坐火車、有的乘大巴,、有的騎摩托車,,回山東蒼山的老家過年。
為了提早回家,,老白選擇在春運高峰期前動身,,兩天兩夜的旅途對于他來說仍舊是一個不小的考驗;老白的大哥大嫂在河南打工,,計劃著春節(jié)乘火車到山東臨沂,,再換乘大巴回家;老白的父親也將換乘兩趟火車從江蘇趕回老家,。而老白的弟弟一家三口也將在除夕騎摩托車從縣城返家,。
一個個地名,、一種種交通工具,連接起老白一家的漫長返鄉(xiāng)路,。老白說,,一大家子長久分隔多地,最期盼的就是圍爐共享豐盛的年夜飯,。
返鄉(xiāng)的火車從纖細的鐵路盡頭緩緩駛來,,老白興奮得朝轟隆而來的列車揮了揮手。車一到站,,他迅速背起厚重的行李,,與所有集結(jié)在進站口的返鄉(xiāng)客一起,涌入了站臺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