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四仙女”回老家,!安放在勝利路與元光路交叉口
“四仙女”重塑后回到“老家”,。
漳州新聞網(wǎng)訊(記者羅培新實習生朱軒文張偉斌圖)曾經(jīng)的漳州市地標——“四仙女”雕像昨天終于“回家”,被安放在勝利路與元光路交叉口東南角,,即九龍公園北門左側三角綠化地,。暌違了13年,得知消息的市民紛紛前來觀賞,,合影留念,,重拾塵封記憶。
據(jù)《漳州市志》記載,,20世紀80年代初,,市區(qū)掀起了建設城市雕塑的小熱潮。市委,、市政府公開向社會征集雕塑設計方案,,當時剛大學畢業(yè)分配在漳州第一職業(yè)學校的何耀明選送了幾件作品,成功入選,。由他和另一位老師楊波濤負責設計,、制作水仙花之神凌波仙子塑像。根據(jù)漳州民間傳說,,何耀明設計以直徑30米,、深1.5米的圓形噴泉水池為主體,四位仙女形態(tài)各異:梳妝打扮,、倒彈琵琶,、仙女戲水、割愛吐珠,。為了體現(xiàn)漳州特色,,何耀明在仙女的中間,還設計了一個象牙鏤空雕的九龍戲珠大圓球,。
1986年2月,,“四仙女”雕像在勝利東路與元光路交匯的十字路口正式亮相,成為漳州的城市文化地標,。在此后的十幾年里,,仙女們以其楚楚動人的形象深入人心,頻繁地出現(xiàn)在市民的影像中。2000年,,隨著城市的發(fā)展,,“四仙女”雕塑影響交通順暢,漳州市有關部門提出搬遷“四仙女”的意見,,并獲同意,。2003年,“四仙女”被暫時搬到龍海榜山鎮(zhèn)長洲的沈海高速公路漳州征管所內(nèi),。
盡管“四仙女”遠走多年,,但老漳州人還是稱呼勝利路和元光路交叉口為“四仙女”。搬到新家,,“四仙女”與全省高速公路系統(tǒng)生態(tài)所隊建設結合,,在雕塑水池內(nèi)裝了三個水泵,放養(yǎng)了數(shù)百條金魚,、鯉魚,,和她們陪伴。優(yōu)美的環(huán)境,,神態(tài)優(yōu)雅的“四仙女”,,吸引了不少路人駐足觀賞,甚至不少老漳州人,,專程前去看望她們,。為滿足廣大市民訴求,喚起漳州城市鄉(xiāng)愁,,今年5月底,,市政府決定結合九龍公園西北角綠地改造提升,重塑凌波仙子(四仙女)雕像,。
“四仙女”回歸后令老漳州人很是激動,爭先拍照留影,。
這次重新回來的“四仙女”雕塑,其實是一個組合,,分為四個單體,,分別為凌波仙子的四種姿態(tài)。按照1:1比例模仿原有的造型,,再對細節(jié)進行優(yōu)化,。左右兩尊雕塑的高約1.65米,寬約2.65米,,中間兩尊高約2米,,寬約2.9米。原有雕塑采用玻璃鋼材質制作,,而新雕像則采用灰白色花崗巖雕刻,。
“新的四仙女雕塑,,大體還是原來的位置,還是原來的姿態(tài),,感覺她們原汁原味回家了,。”不少圍觀市民感慨,,覺得比原來似乎更美一些,。
新“四仙女”每尊重達上噸,園林局不得不動用大型吊機來吊裝,。為保護雕塑不受人為破壞,,園林局還在其基座周圍種植地被進行保護?!敖酉聛?,就是進行夜景工程配套,讓四仙女雕塑在夜間展現(xiàn)出仙女之美,。”市園林局有關人員說,,他呼吁市民在觀賞的同時,,愛護雕塑、花草,,文明游園,。
“四仙女”回歸后令老漳州人很是激動,爭先拍照留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