蘆溪鎮(zhèn)發(fā)現(xiàn)276年前的民間房產買賣契約
最近啊,,蘆溪鎮(zhèn)連豐村下黃社的村民黃水重在翻修老屋的時候,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張清乾隆六年(1741年)的房產交易契約,,至今已經有276年,。這份房屋買賣契約,真實地重現(xiàn)了二百多年前平和縣的民間民事和民風,,對清代平和縣的社會經濟,、宗族發(fā)展等具有歷史研究價值。今天,,咱們一起去見識一下這張“有歷史”的契約,。
近日,記者在黃水重家中見到了這份契約,。這份完好無損的房屋買賣契約原為白色宣紙,,因年代久遠,紙張已泛黃,,契約長約50厘米,,寬約40厘米,共284個字,,楷書字體,,字跡工整、條款分明,,左上角寫著乾隆六年二月,,至今已有276年。
【蘆溪鎮(zhèn)連豐村下黃社村民 黃水重:拆房子從一層的倉儲里面,,找出一張契約,,我一看這張契約是屬于房子買賣的契約,,而且年代比較久遠,是乾隆六年時候的,,契約里面有代書人,,見證人都有簽名?!?/p>
這份契約詳細記述了清乾隆六年(公元1741年)二月 ,,賣房人(房叔祖)黃選男因要用錢,通過中間人朝宗,、見證人景福,,自愿將位于隆興樓(寨)的入大門左邊第三間一間又帶棚間、右邊第七間一間,,以白銀一拾五兩整的價格成交賣于(侄孫)黃現(xiàn)宗的事實經過,。該契約不僅清楚地寫明了立約人、立約內容,、立約時間,、房屋位置、成交價格等條款,,而且還標示買賣雙方的宗親為見證人,。
契約中所說的“隆興樓”是當?shù)氐狞S氏族人于清乾隆年間修建的,土樓以壘石為基,,夯土為墻,左右各有15間,,加上中廳和大門共有32個房間,。在鼎盛時期,樓內住了120多名黃氏族人,。
從小在土樓長大的黃七珍告訴記者,,契約中買房的黃現(xiàn)宗就是他們這一房祖先,他小時候還在房間內嬉戲玩耍,。
【蘆溪鎮(zhèn)連豐村下黃社村民 黃七珍:那個是大門,,那個大門右邊是第三間,第三間是我們堂兄做廚房用的,。我小時候(的事)還是很清楚的,,右邊這個第七間,就在這里,,這里是(我在)小的時候我們跟幾個小兄弟,,兩三個經常在那里看書,講故事,,還有晚上住在那里,,那里面放過床鋪。】
遺憾的是,,由于年久失修,,土樓已經基本倒塌,黃氏族人在隆興樓的外圍重新修建了圍樓居住,。然而,,古人誠實守信、尊重契約的精神卻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黃氏族人,。
【蘆溪鎮(zhèn)連豐村下黃社村民 黃水重:我們的民風是比較淳樸的,,也是比較講誠信的,從這個契約里面也是可以看得見,,有制約,,不能反悔,并且見證人都有,,民風比較淳樸作為后輩人我們也應該繼承,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