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語堂女兒的尋根之旅
| |||||||||
| |||||||||
2002年4月1日,,文學(xué)大師林語堂的女兒林太乙,、林相如回到故鄉(xiāng)漳州市薌城區(qū)天寶鎮(zhèn)五里沙村,為父親的雕像鄭重揭幕,,為在此長眠的祖父母敬獻鮮花,,圓了她們隱藏心底多年的尋根夢。 林語堂有三個女兒,,老大林如斯年輕時就不幸離世,,而老三林相如是大學(xué)理科教授。只有老二林太乙繼承林語堂的衣缽,,曾任美國《讀者文摘》中文版總編輯,,著有《林語堂傳》、《林家次女》等多部著作,。 天寶香蕉林環(huán)抱中的林語堂紀念館,,是中國大陸第一家紀念林語堂的專館,2001年10月8日建成開館,,主體為半圓形二層建筑,,借鑒臺北林語堂故居的建筑格局,西式門窗上覆蓋著中式琉璃瓦,,反映了林語堂中西合璧的思想,。館舍正面墻上,中國書法家協(xié)會主席沈鵬題寫的“林語堂紀念館”六個金色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,。紀念館展出的圖片,、書籍,、研究資料及林語堂生前用過的一些實物中有不少就是林太乙、林相如姐妹捐贈的,。2002年,,紀念館前新建一尊林語堂坐式全身青石雕像,形神兼?zhèn)?,體現(xiàn)出先生樂觀幽默,、閑適自在的性格特征。先生從容悠閑地倚坐在藤椅上,,身著長衫,,腳穿皮鞋,一手拿著煙斗,,一手輕放在扶手上,,面帶微笑地環(huán)顧家鄉(xiāng)如詩如畫的景色,似乎又在構(gòu)思一篇美文,。雕像由全國著名雕塑家李維祀和他的得意門生共同創(chuàng)作,。這次,林語堂的兩個女兒林太乙和林相如就是專程來為父親雕像揭幕的,。當她們輕輕揭下覆蓋在父親雕像上的大紅綢布時,,雙眼噙滿激動的淚花。 紀念館后不遠處就是林語堂父母的合葬墓,,墓碑上正中豎刻著“龍溪林公至誠牧師暨淑配楊夫人之墓”16個大字,。右側(cè)記載著父母的生卒年月。左側(cè)鐫刻著子孫輩的名字,。林語堂父母的長眠地(合葬墓)經(jīng)歷半個多世紀特別是“文化大革命”動亂歲月而毫發(fā)無損,,說明家鄉(xiāng)人民對林語堂的敬重,彌足珍貴,。林太乙凝視著祖父母的長眠地,感慨地說:“祖父是這里農(nóng)家出生的孩子,,沒上過學(xué),,小時候常挑水果、柴禾到漳州換點零花錢,。后來祖父靠自修當了村里的牧師,。沒上過學(xué)的牧師卻發(fā)誓要讓自己的孩子讀最好的大學(xué),父親林語堂果然沒有辜負祖父的希望,?!绷痔?歲時曾回到天寶五里沙看望生病臥床的祖母,如今自己已經(jīng)76歲了,,祖孫已經(jīng)陰陽相隔,。 林太乙姐妹對家鄉(xiāng)懷著深厚的感情,離開家鄉(xiāng)幾十年了,還會說一口流利標準的閩南話,。林太乙到林語堂紀念館前,,下了車對前來獻花的孩子的第一句話就是:“你會講閩南話嗎?”當看到這個孩子點頭說“會”時,,她欣慰地笑了,。后來在與鄉(xiāng)親的座談中,林太乙時而用普通話,,時而用閩南話,,顯得格外親切。她說,,雖遠在大洋彼岸,,鄉(xiāng)音卻是不會忘記的。 其實,,林太乙在這次尋根之旅之前就知道自己得了胰臟癌,。是林語堂紀念館吸引她回故鄉(xiāng)的。她在這次回鄉(xiāng)后寫了一篇長篇散文,,就叫《尋根之旅》,。文中寫道:“去年,漳州薌城區(qū)天寶鎮(zhèn)兩級政府花了160多萬元人民幣(5萬元是當?shù)剜l(xiāng)民所捐)在五里沙村的香蕉林里,,在祖父母長眠的虎形山上,,建造了林語堂紀念館。我知道了不免感到既驚又喜,?!驗楦赣H的成就在中國大陸終于有了紀念地標。 林太乙把這次尋根之旅看成是晚年最開心的一件事,。她說“飛得暈頭腦,,回家之后許久才能校正時差,搭上這里晝夜的拍子,。頭腦清醒過來之后,,我仿佛感到在旅程中拾回一段時光,拾回一部分的自己,?!贝文昙?003年的7月5日,她就在美國弗吉尼亞州水晶城寓所病逝,,享年77歲,。 ⊙許初鳴 文/供圖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