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們相互鼓勵就一起來了!”
昨日,,來自漳州的楊麗芬,、楊如麗在武漢方艙醫(yī)院,度過了一個特殊而難忘的三八節(jié),。作為“楊家女將”姐妹花,,她們常讓隊友們分不清楚誰是誰。
“武漢最美不是櫻花,,是人心!”武漢方艙醫(yī)院里,,辦公桌上堆放著病人家屬、武漢市民送來的鮮花和賀卡,,來自漳州的“楊家”姐妹花楊麗芬,、楊如麗,度過了一個難忘的三八節(jié),。
楊麗芬,、楊如麗是漳州市中醫(yī)院的醫(yī)護人員。讀書時,,她們是同班同學(xué);工作后,,她們是單位同事;生活中,她們是好閨蜜;疫情時,,她們并肩踏上馳援湖北之路;方艙里,,她們是最親密的戰(zhàn)友(如圖)。
統(tǒng)一的醫(yī)療隊服,、同款的“鹵蛋頭”、相仿的身材,,加上被口罩罩住大半的臉和相仿的名字,,楊麗芬、楊如麗這對“姐妹花”常常讓隊友們傻傻地分不清楚,。“我們是大學(xué)同學(xué),,畢業(yè)了在同一個醫(yī)院,我兒子認她做干媽,。我們是閨蜜,。這次一起來,她還在問我怎么來了,,我說‘沒事,,有你啊’。然后她也說,,‘沒事,,有你呢,。’我們兩個就這樣相互鼓勵著一起來了!”被楊麗芬輕描淡寫的出征畫面背后,對兩人而言,,都是艱難的心理歷程,。
楊如麗的丈夫因工作需要,被抽調(diào)到疫情防控物資保障組,,兩個孩子一個5歲,,一個還不滿2歲。一邊是需要母親照顧和陪伴的孩子,,一邊是需要護理的病人,,楊如麗曾左右為難,但最終她還是選擇奔赴一線,。
而對于同樣有著兩個年幼孩子的楊麗芬來說,,她的決定更艱難。弟弟去年因病去世,,年邁的父母只剩她一個女兒,,照顧老人的擔子都壓在她身上。然而正因為親歷弟弟的離去給家人帶來的痛苦,,楊麗芬更不希望看到更多的家庭因為新冠肺炎而生離死別,。于是,她毅然馳援湖北,。“每天看著疫情人數(shù)在增加,,我想來的心理就更強烈了。我提前向家里征求意見,,‘我去武漢好不好’,,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我是掉眼淚的,看到疫情,,我一直想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,,盡一點微薄之力。”
作為眾多逆行醫(yī)務(wù)人員中的一員,,剛走進光谷方艙醫(yī)院,,看到患者無助的眼神時,她們百感交集,。“雖然說我們離開親人來這邊支援,,他們也是離開親人,被隔離在這邊,。除了醫(yī)護工作,,上班時有空就跟他們多講幾句,他們會覺得特別溫暖。”楊如麗說,。
采訪時,,當記者問及方艙醫(yī)院工作的艱辛時,楊如麗和楊麗芬都顯得很淡然,。她們說,,患者在煎熬,醫(yī)護人員盡心盡力,,“我們只是在做本職工作,,沒有什么值得宣傳。”隨著一天天的治療,,病人陸續(xù)康復(fù)出院,。楊麗芬說她看到尚未出院的病人眼里也開始有了光,那是對健康和生活的向往,。前不久,,這對姐妹花同時收到了一封出院痊愈患者的感謝信。“一起被表揚了,,特別開心,。看到患者能這樣平平安安地出院,,也讓我更加熱愛這份職業(yè),,為自己做了有意義的事而感到開心。”
在方艙醫(yī)院里,,醫(yī)護人員都要被防護服包裹得嚴嚴實實,,福建醫(yī)療隊協(xié)商后統(tǒng)一在防護服上寫“福醫(yī)”或“福護”以及自己的名字,既便于辨認,,也飽含著對患者的祝福,。“一方面代表福建隊的醫(yī)生和護士,另一方面就是我們想把福氣帶給那些病人,,希望他們早日康復(fù)!”
☉記者 周楊寧 文/供圖
責任編輯:黃舒哲 程 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