廈門筼筜湖生態(tài)“蝶變”
9月9日,在廈門筼筜湖西堤閘口附近,,一群鷺鳥在覓食,。
筼筜湖位于廈門島西部,,水域面積1.6平方公里。20世紀70年代,,筼筜湖因大規(guī)模圍湖造堤和城市污水直排,,湖水變黑發(fā)臭,魚蝦幾近絕跡,,成為令人望而生畏的臭水湖,。80年代末,廈門提出“依法治湖,、截污處理、清淤筑岸,、搞活水體,、美化環(huán)境”20字方針,開始持續(xù)推進筼筜湖生態(tài)綜合治理。經過30余年的不懈努力,,如今的筼筜湖已變成水清岸綠,、鳥語花香的“城市會客廳”,成為廈門特區(qū)建設高顏值生態(tài)花園城市,、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實踐范例,。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
9月9日,在廈門筼筜湖西堤閘口附近,,覓食的鷺鳥吸引拍鳥愛好者,。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
9月9日,市民走在筼筜湖環(huán)湖步道上,。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
9月9日,,市民及游客在廈門筼筜湖白鷺女神雕像附近休閑游玩。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
9月9日,,市民走在筼筜湖環(huán)湖步道上,。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
水清岸綠的廈門筼筜湖及周圍城市景觀(9月1日拍攝,無人機照片),。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