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科院院士吳碩賢:不忘母校師恩 寄語育英學子
他,,18歲,,以全國高考總分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;37歲,成為中國建筑界與聲學界培養(yǎng)的第一位博士;44歲,,首度闡明聲學虛邊界原理,,解決了國際難題;58歲,成為中國建筑技術科學領域首位中國科學院院士,。他,,也是平和縣育英小學的校友,雖然離開母校已經(jīng)60多年,,但77歲高齡的他仍然對育英小學有著難以割舍的情感,。近日,在育英小學喜迎建校120周年之際,,他再度回到了母校,。
“故園六十五年前,數(shù)次返鄉(xiāng)記憶甜,。孺眼乾坤尤廣大,,童心歲月更遷延。山川依舊城容異,,學業(yè)日新鬢色斑,。信道熵增為鐵律,人生非是逆行船,。”這是中國科學院院士,、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吳碩賢為平和縣育英小學建校120周年所寫的一首題為《返平和感賦》的古詩,字里行間流露出對母校深深的熱愛,。近日,,在平和縣育英小學建校120周年校園文化展示活動上,,吳碩賢更是以一篇激情澎湃的致辭表露出了對母校的無限厚望,溫馨的氛圍感染了現(xiàn)場每個人,。
中科院院士 吳碩賢:看了師生的文化表演非常的精彩,,師生都多才多藝,(感受到了)學校“誠,、慎,、勤、勇”校訓,,還有學校的“ 一手好漢字,、一副好口才、一篇好文章”的三個一活動,,我覺得學校孩子培養(yǎng)得很好,,精神面貌也很好,確實多才多藝,。
上世紀50年代,,吳碩賢父母在平和工作,他隨父母來到平和縣育英小學就讀,。
中科院院士 吳碩賢:我在育英小學讀了完整的小學6年,,整個童年都是在平和度過,給我留下來非常深刻的印象,,當時我覺得在育英小學的時候,,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(fā)展,首先從德育來講,,我們是看了很多的電影,、唱紅歌,我當時加入少先隊,,還是中隊長,,很羨慕人家大隊長。然后從智方面也受到了很好的教育,,特別像黃木如老師,,現(xiàn)在還健在,我們一直都建立很好的師生關系,。
在平和,吳碩賢度過了快樂的童年時光,,也展現(xiàn)了男孩子愛玩的天性,。如今,年逾七旬的他依然對這些快樂往事記憶猶新,。
中科院院士 吳碩賢:當時在小學的時候接觸大自然,,平和的環(huán)境比較接地氣,,自己做玩具,比如陀螺,、彈弓,、弓箭啊,都是自己動手做,,另外自己會去斗魚,、抓蟋蟀、(抓)知了,,還有掏鳥窩,,燒蜂巢,很多大自然緊密結合的活動,,對我們的身心健康還是起到很好的作用,,動手能力也比較強。
由于父母均是中文教師,,耳濡目染下,,吳碩賢對古詩詞、律詩詞產(chǎn)生濃厚興趣,,開始學習詩詞格律,。他至今仍保留著吟詩作詞的雅興。
中科院院士 吳碩賢:我從小應該是我父親教我這些古(律)詩詞的做法,,比如說平平仄仄平平仄,,所以我很小就看了很多白香詞譜、千家詩,、唐詩三百首等等,,所以對文學應該是根基比較好,當時就很想寫這個詩,,我記得1959年還參加平和縣的一個全縣詩歌比賽,,我還得了獎,獎了我一個筆記本,、毛巾,,當時非常高興,所以我從小志愿是想當作家詩人,。
吳碩賢上初中時,,由于中蘇關系破裂,蘇聯(lián)專家都撤走了,。國家需要大量科技人才,,號召青年學子要努力攀登科技高峰。滿腔愛國熱血的吳碩賢便立下了科學報國的決心,。
中科院院士 吳碩賢:當時就很崇拜那些錢學森,、華羅庚,、梁思成這些科學大家。從那時候開始就立志要當科學家!
1965年,,吳碩賢以福建理科狀元,、全國高考總分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。大學期間,,吳碩賢廣泛涉獵各種書籍與各門學科的知識,,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獨到的學習方法,后來以堅實的知識基礎,,再次考上了清華大學,,成為清華大學建筑系建筑技術科學專業(yè)的研究生。
時光荏苒,,歲月如梭,。如今,古稀之年的吳碩賢在建筑聲學和環(huán)境聲學的理論研究中已經(jīng)取得了累累碩果,,諸多榮譽加身,,但他依舊不忘母校、銘記師恩,,并對育英莘莘學子寄予親切期望,。
中科院院士 吳碩賢:我覺得有幾點很重要,一個是立志,,要立遠大的志向,,而且這個志向要立長志,就是說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(wǎng),,要以持之以恒的毅力來完成一輩子的志向,,這個我覺得很重要,再一個我覺得是要打好基本功,,就是說要下一些笨的功夫,,不能(投機取巧)走捷徑,再一個我覺得要善于聯(lián)想,,我們這個創(chuàng)造性實際上是建立兩類事物之間的聯(lián)系,。不管做哪一行,我們要多動腦筋,,比如我們看書,,不是光看懂就行,還要深入去動腦筋,,去想想有沒有一些別人沒想到的(知識),,或者聽到新的一些方法技術,你要聯(lián)想到本專業(yè),,你從事的專業(yè)能不能從這里頭得到好處,,得到啟發(fā)。
吳碩賢,,1947年5月生于福建泉州,,博士,建筑技術科學專家,,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教授,、博士生導師,建筑技術科學研究所所長,,是中國建筑技術科學與綠色建筑的積極倡導者,,是建筑技術科學領域唯一的中科院院士。2015年被授予“全國先進工作者”榮譽稱號,。主要著作有《偶吟集》,、《音樂與建筑》、《建筑環(huán)境與結構工程最新發(fā)展》,、《室內(nèi)環(huán)境與設備》,、《建筑聲學設計原理》、《全國一級注冊建筑師輔導教材--建筑物理分冊》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