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灶臺上演大變革
——“掌勺人”手里的那些事兒
| ||||||
鍋碗瓢盆油鹽醬醋,,都是和咱老百姓過日子分不開的伙伴,,美味佳肴離不開廚房的“栽培”。從昔日燒柴的煙熏火燎到今日電氣的整潔方便,,生火做飯的小灶臺,,悄然折射出漳州百姓生活的巨變。 掌勺人:吳老太太 時 間:上世紀50-60年代 家住錦繡一方的陳亞福,,最近把年過七旬的母親吳阿珠從南靖鄉(xiāng)下接到市區(qū)養(yǎng)老,,廚房里各式各樣的家用電器總是讓吳老太太用得不太“利索”。吳老太太回憶起自己年輕的時候,,自豪地說:“用一口大鍋,,我很快就能把一家人的飯菜做好?!?/P> 吳老太太說,,那時候,,農(nóng)村家家戶戶幾乎都燒柴火,火柴,、灶臺,、鐵火鉗是必需品,平日燒菜做飯大都只用一口厚厚的大鐵鍋,,長年累月下來,,鐵鍋被煙火熏得漆黑漆黑的?!皬N房里頭黑咕隆咚的,,灶臺用磚頭壘起,燒火要用曬干的木柴,,有時爐子里添的柴火多了,,呼一下,連眉毛都會被燒掉,,如果不小心吸到從灶臺冒出的煙,,還得咳嗽半天?!眳抢咸f,,“有時候吃著飯,那臉都臟臟的,?!?/P> 掌勺人:老陳 時 間:改革開放后 柴火漸漸被滿是眼孔的煤球所代替,灶臺第一次變了“大臉”,?!坝浀脛偝杉視r,單位分了一間宿舍,,生火做飯在走廊,,我用竹席一圍,就是廚房,?!标悂喐Uf,“當時的工具是煤爐,,燒的是蜂窩煤,,比燒柴火方便了許多,但有時不小心,,煤爐隔夜就熄火,,每次生火眼睛都被熏得淚汪汪的,鼻孔黑乎乎的,?!?/P> 后來,,老陳一家三口搬進了二室一廳的單元樓房,條件漸漸地好起來,,燒菜做飯也改用煤氣灶,。老陳說:“胖墩墩的液化氣罐扛進了家門,煤氣灶開關一擰,,火苗躥上來,馬上就可以燒菜做飯,?!彪S后,老陳又購置了櫥柜和冰箱,,安裝了換氣扇,,徹底跟煙熏火燎的日子說“拜拜”。 掌勺人:小陳們 時 間:上世紀90年代至今 抽油煙機換了一代又一代,,噪音越來越小,,油煙越來越少,老陳家的廚房也越來越氣派,,掌勺人也變成老陳的孩子們,。今年夏天,管道天然氣被“請”進了家門,,笨重的液化氣罐則被“送”了出去,。“廚房里冷暖水兩套水管,,隨時可以用到熱水,,以前想都不敢想的?!?/P> 如今,,老陳家里洗碗機、消毒柜,、微波爐,、電飯煲、電磁爐,、榨汁機,、豆?jié){機、搪瓷燉鍋等應有盡有,?!艾F(xiàn)在,做飯都用上了高科技,?!崩详愓f,。 ⊙ 本報記者 張旭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