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費鑒寶活動 200余件藏品“驗明正身”
元權(quán)、帽筒,、古董手搖縫紉機,、銀耳杯,、暖酒杯——這些年代久遠的民間寶物21日出現(xiàn)在市博物館與本報舉辦的每月一次的免費鑒寶活動上,,令人大開眼界
<!--ADV_CONTENT--> 20日,排號20號的林秋典依伯一亮出自家收藏的小玩意“銅錘”,,省文物鑒定組專家林存琪就認出:“元權(quán),,這是元代的秤砣,距今有700多年了,?!?BR>
這個小銅錘兩頭小而扁,中間鼓,,兩邊帶棱角,,錘身一面刻“官嵇”,另一面刻“至元十六年造”。文物鑒定專家周端捏起銅錘說:“‘官嵇’就是官府監(jiān)造,、核定計量的意思,。這個小東西能秤上百公斤的東西?!?BR>
林依伯說他平時喜好收藏好玩的小件古董,,他也查到‘至元十六年造’即公元1279年造,并工整地抄在一張紙片上帶來,。
旁觀的人一個個都好奇地拿起來摩挲著,,有人還拿出手機拍照?!霸獧?quán)是銅的,不容易壞,,好保存,,可以做鎮(zhèn)紙,所以福州民間有流傳,,省博物院就有元權(quán),。”林存琪介紹,。
喝交杯酒用的銀器——銀耳杯
排號22號的程碧玉女士拿出一對銀光閃閃的杯子來,,兩位專家眼睛放出驚喜的光來,他們愛不釋手地仔細端詳著,。
每只杯子都精雕細刻八仙過海圖,,杯子的把手上分別刻有“日”、“月”二字和云紋,,杯底還有“德華榮”的店號,。
林存琪說:“這是民國時期的銀耳杯,手工活做得很精細,,保存完好,,這是民間辦喜事時新人喝交杯酒所用,反映了當(dāng)時社會的民俗風(fēng)情,?!?BR>
50多歲的程女士說這是她結(jié)婚時婆家舅舅送的,從江蘇帶來,,兩只銀耳杯共有4兩多重,,是結(jié)婚紀(jì)念物,屬非賣品,。隨后,,好些人都拍下了這對罕見的銀耳杯留做紀(jì)念。
抗戰(zhàn)實物——海軍布雷隊印章
排號24號的7旬老人陳水清鑒定的是一枚長方形木刻印章,印章用篆書刻著“海軍第一布雷總隊第一大隊鈐記”字樣,。
林存琪告訴老人,,這是中國海軍的抗戰(zhàn)實物,建議老人送到馬尾海軍博物館去展覽,。她解釋印章為什么還較新:“布雷隊組織機構(gòu)時間短,,印章用的時間短,因此印章還蠻新,?!标愃謇先苏f,這個印章是他的舊厝修理拆除時,,從墻上掉下來的,。舊厝位于法海路,是1992年買的,,剛買沒多久就拆了,。
記者后上網(wǎng)查證,抗戰(zhàn)時期,,為阻止日寇利用長江向我內(nèi)陸進入,,中國海軍實施布雷游擊戰(zhàn)。1937年12月,,中國海軍就成立了布雷隊,。1941年9月成立海軍第一布雷總隊;第一布雷總隊在長江流域布雷(布雷區(qū)域:長江流域九江至漢口段,,漢口至岳陽段,;洞庭湖區(qū)湘江、沅江各水道),。布雷隊隊員很多是福州人,。
近代工業(yè)遺物——古董手搖縫紉機
排號30號的黃琰女士21日捧出一個古董手搖縫紉機。這縫紉機高僅16厘米,,長僅18厘米,,鑄鐵,上了油保養(yǎng)很好,。搖其手柄,,居然大齒輪還能帶動小齒輪轉(zhuǎn)動。老縫紉機上有 “the singer manfg.co irade mark” 的字樣,。
林存琪說,,這是近代工業(yè)在中國留下的遺物,簡單的手工機械,,可以留著收藏,。黃女士說,這件古董是她公公留下的。上世紀(jì)80年代,,日本的專家看過,,說是有七八十年的歷史。如果價格合適,,她愿意出賣,。
記者后上網(wǎng)查詢,the singer manfg.co是美國勝家縫紉機公司的銅制標(biāo)志,。美國 SINGER制造公司20世紀(jì) 20年代生產(chǎn)的早期縫紉機,,很有收藏價值。
帽筒——有錢人的日用品
排號29號的李先生帶來一個六角形的貼花玻璃筒,。
“以前人外出回家,,把帽子放在帽筒上,帽筒類似衣架,,其作用是防止帽子變形,。”林存琪介紹道,。帽筒為銅胎、六角,,鑲嵌6塊玻璃,,上寫“北平銅廠造,民國26年”,。
半天時間,,林存琪和周端兩位專家共為近50位市民義務(wù)鑒定了約200余件自家藏品。今后,,本報與市博物館還將每月聯(lián)辦一次鑒寶活動,,具體時間敬請關(guān)注本報通知。(記者綦芬/文 黃立新/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