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省區(qū)市地方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獲準 突出責任
-地方政府機構改革年內完成 -“責任”提至前所未有高度
-大廳局格局將進一步受青睞 -設機構不統(tǒng)一求上下對口
2008年10月,隨著上海市政府機構改革方案被中央正式批復,,新一輪地方政府機構改革的大幕徐徐開啟,。目前,,全國范圍的新一輪地方政府機構改革已進入最后審批和實施階段。截至1月20日,,北京,、上海、重慶,、陜西,、河南,、寧夏,、云南,、吉林等17個省(區(qū)、市)的政府機構改革方案已獲批準,,并將陸續(xù)向社會公布,;其他地方政府機構改革方案正陸續(xù)上報。
作為改革開放以來第五輪地方政府機構改革,,此輪改革內容豐富,、任務明確,其主要任務有四大項:轉變職能,、優(yōu)化結構,、強化責任、嚴控編制,。已經(jīng)獲批的17個省(區(qū),、市)在積極探索實踐大部門體制、加大機構整合力度的同時,,更加注重將政府職能向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轉變,。
而在管理體制方面,中央明確提出,,此輪改革將繼續(xù)推進省直接管理縣的財政體制改革,,有條件的地方可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縣的體制。
四大亮點凸顯
首次提出機構編制備案制度
按照中央的統(tǒng)一部署,,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自2008年3月啟動,,已經(jīng)完成階段性任務。作為單一制國家,,我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是一個有機整體,,上下銜接,方能確保政令統(tǒng)一,,而解決地方政府在體制機制,、機構設置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,適時推進地方政府機構改革便顯得十分迫切,。
“群眾來政府辦事,,辦成辦不成,工作人員你都得合法合理,、規(guī)規(guī)矩矩,,讓人家明明白白、痛痛快快,!”在中央編辦副主任吳知論看來,,這是推進地方政府機構改革的目標之一。
與前4次改革相比較,,新一輪地方政府機構改革一啟動,,便彰顯許多新的時代氣息,,四大亮點凸顯。
亮點一:鼓勵地方因地制宜,、大膽探索,。
依據(jù)中央精神,這次改革既堅持原則性,,又強調靈活性,,為地方因地制宜改革預留了廣闊的探索空間。
在機構設置方面,,中央對機構具體設置形式,、名稱、排序等,,不統(tǒng)一要求上下對口,,有條件的地方可加大機構整合力度,合并一些職能相同,、相近的部門,,甚至允許一個部門對口上級幾個部門。
事實上,,一些地方已經(jīng)開展了積極的探索:重慶市大刀闊斧推進大部門制改革,,構建“大交通”、“大農業(yè)”的行政管理體制,;旅游大省海南則將旅游局作為省政府的組成部門,,而在其他省一般將其列為省政府的直屬機構或事業(yè)單位……
亮點二:以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。
細心的人也許已注意到,,近幾次地方政府機構改革中,,“轉變職能”可謂一根“紅線”貫穿始終。新一輪改革中,,這根“紅線”的“色澤”愈發(fā)打眼:改革在職能定位,、理順體制、機構設置,、責任界定,、層級分工等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,都緊緊圍繞并充分體現(xiàn)政府職能轉變的要求,,突出強調地方政府要更好地履行職責,,更好地服務經(jīng)濟社會發(fā)展。
亮點三:“責任”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,。
中央關于地方政府機構改革的意見要求,,在賦予部門職權的同時,明確其承擔的責任,,要通過“三定”(定職責,、定機構,、定編制)工作,著力解決職責交叉,、有權無責、有責無權,、權責不對稱等突出問題,,努力實現(xiàn)權責一致、有權必有責,、用權受監(jiān)督,、違法要追究,推動建立責任政府,。
“給你配權,、配人、配錢,,權力與實現(xiàn)目標之間,,就必須建立明確的因果關系?!眳侵摯蛄藗€比方,以擁有諸多審批,、處罰權限的環(huán)保部門為例,,責任在哪里,?“起碼,它要擔負起污染物總量控制的責任,?!彼硎荆臋嗔Ψ秶褪侄?,要求政府應當承擔起相應的責任,,只有突出了責任,才能厘清權力的范圍,。
“這次改革還要求一件事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管理,確需多個部門管理的事項,,要明確牽頭部門,,分清誰主辦、誰協(xié)辦,、相互間如何銜接,?!眳侵摫硎?,改革將積極探索強化責任的途徑及方法,,推進政務公開、績效考核,、行政問責,。
亮點四:首次提出機構編制備案制度,。
在這次改革中,中央確定,,要嚴格執(zhí)行機構編制審批程序和備案制度,,即市級政府在審批縣級政府的機構改革方案和具體機構設置,、編制配備及變動時要向省級政府備案,省級政府在審批市級政府的機構改革方案和具體機構設置,、編制配備及變動時要向中央備案,。
專家表示,,這項創(chuàng)新措施有利于嚴肅機構編制管理紀律,,加強和改進當前的機構編制管理,,也有利于推動建立機構編制管理長效機制,,確保這次地方政府機構改革各項任務的完成,。
大廳局格局受青睞
中央提出八方面指導性意見
轉變職能,是此次地方政府機構改革的核心,。在這方面,,也許各地具體做法各異,但以此為軸,,一系列方向性“指針”依然清晰可見,,值得期待。
譬如,,堅持“四個分開”,,即加快推進政企分開、政資分開,、政事分開,、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,把不該由政府管理的事項轉移出去,進一步下放管理權限,,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,,減少行政許可?!靶姓S可減多少,,中央不提具體的指標,,這也是一種實事求是的態(tài)度,?!眳侵撜f,。
近年來,全國已有不少地方實行“首問負責制”,、“一站式服務”,,受到群眾歡迎,。吳知論強調,,改革要做的事,,就是要切實加強直接面向基層和群眾的“窗口”機構的服務與管理,,不斷健全辦事制度和程序,公開辦事依據(jù),,簡化辦事流程,,轉變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風,,提高辦事效率和透明度,,使廣大群眾真正從改革中得到實惠和便利,。
仿效國務院機構改革“模板”,,此輪地方政府機構改革在調整優(yōu)化組織結構,、積極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(tǒng)一的大部門體制方面,,也將從實際出發(fā),,整合優(yōu)化組織結構,,開展積極探索,。
與國務院機構改革相銜接,對此次地方政府機構改革,中央已在以下幾個方面提出了指導性意見:
一是加強對農業(yè)和農村工作的綜合管理與統(tǒng)籌協(xié)調,,進一步完善服務“三農”的管理體制,;二是加強對工業(yè)的統(tǒng)籌協(xié)調,推進信息化和工業(yè)化融合,,加快走新型工業(yè)化道路,;三是促進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相互銜接,發(fā)揮整體優(yōu)勢和組合效率,,加快形成城鄉(xiāng)一體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,;四是加強城鄉(xiāng)建設規(guī)劃統(tǒng)籌,加快建立住房保障體系,;五是整合人才市場與勞動力市場,,促進人力資源統(tǒng)一管理、合理流動和有效配置,,完善就業(yè)和社會保障體系,;六是加強文化領域綜合管理,推進文化市場統(tǒng)一執(zhí)法,;七是整合醫(yī)療管理和藥品管理職能,,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(jiān)管,落實食品安全綜合監(jiān)督責任,;八是健全基層社會管理體制等,。
“有同,也有不同,?!眳侵摻忉專谝?、第六和第八項,,就是不同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地方特色,“還是那句話,,從實際出發(fā),。”
春江水暖,。重慶市農委的大部門制改革,,將原有的市農辦、市農業(yè)局,、市農機局,、市農綜辦4個部門資源整合,成立新的市農委,。在北京奧運會開幕當日掛牌成立的新農委,,充分發(fā)揮了大部門的優(yōu)勢,,在2008年全市執(zhí)政為民考核中,綜合排名第六位,?!翱梢哉f,市農業(yè)部門大部制改革是成功的,?!敝貞c市農委主任夏祖相說。
專家表示,,可以預見,,類似海南、湖北隨州等地的大廳局格局模式,,將進一步受到地方青睞,。
把“兩關”控機構編制
中央編辦將適時赴各地進行督查
“新一輪地方政府機構改革,要嚴格把好‘兩道關’——嚴格控制機構數(shù)量和人員編制,?!眳侵搹娬{。
人們注意到,,改革后的上海市政府僅設44個工作部門,。上海開了一個好頭,其他地方也嚴格按照中央的要求確定機構數(shù)量,?!鞍凑找螅醒胍?guī)定的各級政府機構限額不得突破,,已自設的超限額機構要予以清理,?!眳侵摫硎?,對此次地方政府機構設置數(shù)量,中央雖沒有提出進一步精簡的要求,,但考慮到目前多數(shù)地方實際機構數(shù)大都超過中央規(guī)定的機構限額,,嚴格落實這一限額實際上就是要精簡。
另一道關,,卡在人員編制,。在此輪地方政府機構改革過程中,人員編制不得突破現(xiàn)有規(guī)模是一條底線,。因此,,改革明確要求,各省,、自治區(qū),、直轄市的行政編制總額不得突破,。
雖然總額不得突破,但在同一層級內,,可以根據(jù)職能的調整,,對人員編制實行動態(tài)管理,實現(xiàn)有減有增,,優(yōu)化結構,;如需跨層級調整的,必須按程序報批,。
“省市縣鄉(xiāng)四級政府,,如果由于職能調整導致某些層級部門的編制相對富余,而有些不同層級部門又急需編制,,經(jīng)批準后可以跨層級調劑使用,。”中央編辦三司司長李曉全解釋,,“這在歷次地方政府機構改革中從來沒有過,,是針對此次新一輪改革特別提出的改革創(chuàng)新之舉,充分體現(xiàn)了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結合,?!?/FONT>
從時間進程看,到2009年年中時,,省級政府機構改革應當基本完成,,并同時啟動市縣級政府機構改革、提出改革的要求以及預案,。
吳知論透露,,省本級政府機構改革方案實施完畢后,中央編辦將適時派出調查組赴各地督查,。據(jù)悉,,在眼下各地省級政府機構改革全面啟動的同時,中央編辦有關部門已開始為半年后的督查做積極的準備,。(記者 盛若蔚)
前4次地方政府機構改革回眸
改革開放以來,,與國務院機構改革相適應,我國已進行4次地方政府機構改革,,眼下正在推進第五次,。每一次地方政府機構改革,都適應了經(jīng)濟和社會發(fā)展的需要,。
1983年地方政府機構改革
1982年中央一級黨政機構改革基本完成,。1983年進行的較大規(guī)模地方政府機構改革,目標旨在調整和加強各級領導核心,,精簡龐大臃腫的機構,,選拔大批優(yōu)秀中青年干部,。這次地方政府機構改革是以調整領導班子為重點,同時提出了精簡機構,、緊縮編制,,實行老干部離退休制度,加強干部的輪訓工作以及推行市管縣領導體制等多項任務,。
1994年地方政府機構改革
繼1993年中央政府機構改革完成以后,,1994年開始,地方政府機構改革在全國展開,。這次改革的主要特點是:
1.以轉變政府職能為關鍵,,強調要加強宏觀管理職能,弱化微觀管理職能,;堅持政企分開,,切實落實企業(yè)的經(jīng)營自主權,促進企業(yè)經(jīng)營機制的轉換,。2.專業(yè)經(jīng)濟管理部門精簡力度較大,。很多專業(yè)經(jīng)濟部門成建制地轉為經(jīng)濟實體或服務實體。對一些行政管理職能較多,,管理任務重,、一時難以轉為經(jīng)濟實體的專業(yè)經(jīng)濟部門,也精簡了內設機構和人員,,減少對企業(yè)產(chǎn),、供、銷和人,、財,、物的直接管理。3.較大幅度地精簡了機構和人員,。4.推行了國家公務員制度,。
1999年地方政府機構改革
繼199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完成以后,地方政府機構改革1999年在全國陸續(xù)展開,,于2002年基本完成,。這次機構改革堅持“既要積極,又要穩(wěn)妥”的方針,,著力于政府職能的轉變,減少行政審批事項,,精簡機構和人員,,進一步轉變了機關作風,行政效率有所提高,。
一是政企,、政事,、政社分開有了進一步突破。
二是抓住轉變職能的新切入點,,大力清理了政府行政審批事項,。
三是進一步理順了部門與部門之間以及各層級之間的職責關系。
四是機構編制大幅度精簡,。
2003年地方政府機構改革
這次改革主要特點在于:1.上下對口設置省級國有資產(chǎn)管理機構,。與國務院國有資產(chǎn)監(jiān)督管理委員會相對應,各地組建省級國有資產(chǎn)監(jiān)督管理委員會,。2.有關機構調整和職能整合從各地實際出發(fā),。3.嚴格控制機構和編制。各地的方案比較好地體現(xiàn)了精簡,、統(tǒng)一,、效能的原則。做到機構,、編制,、領導職數(shù)“三個不突破”:機構調整均在規(guī)定的機構限額內進行,人員編制未突破中央核定的總數(shù),,領導職數(shù)嚴格按照規(guī)定配備,。(盛若蔚整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