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條坑
在我們鄉(xiāng)下,,管那些無名無姓的小溪流叫坑,。我的家鄉(xiāng)有許多這樣的小溪流,有的叫大水坑,,有的叫渾水坑,,還有的叫上坑,也有的叫下坑,,這些小溪流就像鄉(xiāng)下的孩子,,都不金貴,叫阿貓阿狗都行,,隨便叫個名字只是方便于稱呼,。有些小溪流連著一座山的名字,有的連名字都沒有,,統(tǒng)稱坑;還有的連著村莊的名字,,多一字坑只是區(qū)別它的村莊的關(guān)系,。我們村旁那條溪流就連著村莊的名字,,被人叫成上端坑。
在閩南,,有許許多多這樣連同村莊一塊叫的坑,,這些坑流淌著一座座村莊的生活,是所有人童年的歡樂!每條溪流都是山川的饋贈,。
這條上端坑起源于村后那座叫上山和三平光的兩座大山,,全長不超過十里流程,。是上山和三平光這兩座大山的千萬眼山泉,成就了這條歡快的小溪,。它四季歡歌,,最后匯入韓江支流——坪洄溪。上端坑未經(jīng)現(xiàn)代文明的洗禮,,這些深山小溪,,溪水冷冽、甘甜,,溪流自然就成為全村人生活飲用,、農(nóng)桑灌溉的生活之源,上端坑是全村人賴以為生之本——牽牛來飲水,,趕鴨來戲水,,淘菜、洗衣,,全村人都能在這條小溪中找到生活的影子,。
上端坑很清淺,三五個大石頭橫溪鋪開,,人們便有一條通行的小路了,。不管是農(nóng)桑歸來,還是路過旅人,,面對這一泓清流總會停下腳步,,掬把臉,再赤腳趟進(jìn)小溪中洗去一身泥淖,,或坐下來抽鍋煙,,借助溪邊的涼意歇息是再愜意不過了。小時候沒有生水開水的概念,,走到溪邊渴了捧水便喝,,這些清可見底的深山水才是天然的純凈水,長大后對水有了更深的概念時,,只能花錢喝防腐的瓶裝水,。
小溪沒有大魚,卻不乏小魚小蝦,。那年夏收時節(jié),,有次五叔浸在水中消暑,溪里的魚兒成群來啄他,,引得五叔陣陣驚呼:“哦,,這死魚,竟啄我,,你們看,,這死魚兒竟輪番來啄我……”五叔的驚叫引得溪邊洗衣婦女們陣陣歡笑,。
那時溪里的魚兒真多,我們經(jīng)常一手拎水桶一手拎畚箕來溪里撈魚,。稍大點的魚兒都不乖巧,,明明被撈進(jìn)畚箕里,拎起來時卻又總被它逃掉,,每次都只能撈些小魚小蝦,,和那些只有手指般大的石斑魚。這些石斑魚吃石苔,,總粘附在石頭上,,只要動作麻利些撈它不難。有時我們不甘心只撈些小魚小蝦,,就會約上三五個玩伴一塊去圍堰,。到溪邊選中哪畦水坑時,大家分頭行動,,先用備好的草迅速把它圍起來,,以防魚兒外逃,再用草坯把這畦水圍堰起來,,堵截源頭溪水,,把溪流導(dǎo)向一旁,剩下的,,大家一塊用桶,、用勺盡快把這畦水滔干,畦中之魚就是我們的獵物了,。這是多么有意思的一次水中圍獵啊!有時并沒有多少獵獲,,但不妨礙我們一次次去溪里圍堰撈魚,童年之趣,,在玩樂,,志不在魚!
隨著歲月的流逝,那條坑已流淌在我的血液深處,,多少童年樂趣都灑在異鄉(xiāng)的夢境里,,多想再拎著畚箕木桶去撈魚,叫上當(dāng)年的玩伴去圍堰,,只是時過境遷,,恐怕有那份心情,卻沒那份樂趣了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