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朝廉正公廣州知府曾萼
曾萼(1721-1797年),,字麗元,號清溪,,生于九峰鎮(zhèn)黃田村,,乳名“阿水”,乾隆十六年(1751年)中辛未科進士后,,大家改稱“水進士”,。歷任恩平等五縣知縣,、羅定等四州知府(今廣東省惠州、潮州,、佛山一帶)又做直隸連州的知州,,一生為官清廉,重視辦學,,深受群眾愛戴和朝廷重用,,被誥封為奉政大夫。后因年紀大,,身體不支,,告老還鄉(xiāng)隱居長樂鄉(xiāng)農(nóng)家村,建“望云樓”,,吟詩作賦,,教授生徒,過著“怡然自得,,蕭然物外”的平淡生活,。著有《詠歸集》和《易卦闡義集》,任恩平知縣時在當?shù)厮ㄎ醮核?,取義“熙春曉雨”,,歷經(jīng)200多年,經(jīng)過幾次維修至今仍屹立于恩城城東,,成為如今的恩平市八景之一,。
曾萼每到一處為宮,皆清正廉明,,帶領(lǐng)百姓興修水利,,整頓民風,興辦學堂,,親自執(zhí)教。政跡顯赫,,卻兩袖清風,,深受百姓愛戴。朝廷對他十分滿意,,不斷加宮進爵,,清乾隆二十六年(公元1761年)十一月二十日,連頒兩道誥封圣旨,,褒獎時任恩平知縣曾萼的祖父曾宗正,、祖母吳氏及其父曾士敏、母游氏育子之勤,、教子之功,,為國為君培養(yǎng)了一位“古循良吏,今孝友人”的廉正官員。兩道圣旨至今仍由其后人珍藏,。他的赫赫政跡在《平和縣志》中亦有記載:曾萼在“庚辰年(公元1760年)為恩平縣令,,甫六月,興利除弊,,民稱‘廉正公’,。公余與后秀課詩論文,勉以立品,,建南平書院,,置書籍,厚廩給,,定課程”,,成為“親民之吏”。而有關(guān)他忠義厚道寬宏大量的遺聞軼事也在民間廣為流傳,。晚年曾萼身體不支,,多次上書希望辭官隱退?;实蹧]有恩準,,反而賜他一把黃涼傘,讓他坐著迎送官員,,這樣又把歸隱之事拖了下來,。最終,由于吏部尚書譚尚忠等人的幫助,,才得以告老還鄉(xiāng),,避居長樂鄉(xiāng)農(nóng)家村,建望云樓,,吟詩作賦,,教授生徒,過著平淡的生活,。
圣旨
曾萼府邸“望云樓”內(nèi)的曾萼墨寶
曾萼所建,,后經(jīng)維修的廣東恩平熙春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