陽明心學
心學,,顧名思義,,就是研究“心”的學問,是漢族儒學的一門學派。早在戰(zhàn)國時期,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——孟子就有了“心”論述,而北宋程顥倡導(dǎo)“傳心”,,開了心學發(fā)端,南宋陸九淵則大啟其門,,直至明朝,,一代大儒王守仁首度提出“心學”一詞,“心學”才開始有了比較清晰而獨立的學術(shù)脈絡(luò),。因為王守仁,,號陽明子,世稱陽明先生,,故由王陽明提出并建立起來的“心學”體系,,歷史上又稱其為“陽明心學”。
“陽明心學”在全面繼承和批判儒家人性論的基礎(chǔ)上,,著重對孟子“盡心”說和陸九淵“心即理”說進行了吸收和改造,,提出了“心即是理”、“ 知行合一”、“致良知”等主要觀點,,創(chuàng)建了以注重內(nèi)心即人的主觀能動性為特色的新儒學,,謂“集來明心學之大成”,從而達到理學發(fā)展的高峰,。
心即是理
“心”指人的主觀意識和認識能力;“理”指超乎自然和社會之上,,而又為自然和社會必須遵循的抽象原則。王陽明出身于官宦世家,,“14月懷胎”,、“5歲才能言”,從小就是不安份的主,,喜歡奇思妙想,十二歲寫了一首詩,,十五歲要求帶兵出關(guān),、為國靖難掃平韃靼。十六歲有了新的志向:做圣賢,。一開始,,他按照朱熹朱圣人“格物窮理”的指導(dǎo),希望找到“理”,,可是常年呆在自家院子里格竹子,,“格”來“格”去,非但沒有得到“理”,,卻“格”出病來,。爾后,他又癡迷佛老,,“苦于眾說之紛擾疲共,,茫無可入”,認為“其能有若老氏之清凈自守,、釋氏之究心性命者,。”可見,陽明入佛老,,不過是早年意氣之行,,所以稍后,他便發(fā)現(xiàn)佛老和孔子的教化常有出入,,而置于日用之中,,更是“缺漏無歸”,由此他“且信且疑”,,直至他被貶謫到貴州龍場,,與蠻夷雜居,“動心忍性之余”才恍然有悟,再對勘胸中所默記的四書五經(jīng),,發(fā)現(xiàn)無一不相印證,,至此才有“沛然若決江河而放諸海”而歸信儒家。
正德元年(1506),,時任兵部主事的王陽明因替戴銑洗冤而批評時政,,得罪明武宗、宦官劉瑾,,被貶為貴州龍場驛(今貴州修文縣)驛丞,。在赴謫途中,歷盡險阻,,不畏艱危;到達龍場后,,他面對現(xiàn)實,樂觀自由,,履險處危,,困心衡慮,憂國憂民,。當時的龍場,,地處在貴州西北萬山叢棘中,蛇虺魍魎,,蠱毒瘴癘,,與居夷人鴃舌難語。王陽明雖然能超脫得失榮辱,,但生死一念尚覺未化,,于是為石墩自誓:“吾惟俟命而已!”日夜端居澄默,以求靜一;久之,,胸中灑灑,。而從者皆病,自析薪取水作糜飼之;又恐其懷抑郁,,則與歌詩;又不悅,,復(fù)調(diào)越曲,雜以詼笑,,始能忘其為疾病夷狄患難也,。因念:“圣人處此,更有何道?”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,,寤寐中若有人語之者,,不覺呼躍,從者皆驚,。始知圣人之道,,吾性自足,,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。王陽明認為:圣人之道,,吾性自足,,即吾心自足,所謂心即理,,理不在事物之中而在心中,,天賦人之本性即所謂的善,對于人來說是與生俱來而且充足,,無需向外苦苦求索,,反省本心即可。他以“心即是理”作為“立言宗旨”,,否定了朱熹分裂“心”與“理”為二的理論;以“求理于吾心”作為“致知”途徑,,否定了朱熹“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”的觀點;又以“心之本體”說擴充了“心”的內(nèi)涵,修正了陸九淵的“本心”說,。在這里,,王陽明的“心即是理”之說,把人類的主觀意識和客觀存在等同起來,,斷然否定了有離開心而獨立存在的物質(zhì)世界。雖有把人類認識的能動作用片面夸大和過分神化之嫌,,卻正是其心學的邏輯起點,,也可以說是他的宇宙觀。正是這樣的邏輯起點,、宇宙觀,,奠定了“王陽明心學”整個哲學思想的理論基礎(chǔ),使之形成較為徹底的主觀唯心主義哲學思想,。
知行合一
王陽明在蠻荒的龍場悟出了“圣人之道,,吾性自足”后,正德四年(1509),,受提學副使度書聘請主持貴陽書院,,首次提出“知行合一”說?!赌曜V》載:“是年(正德四年)先生始論知行合一,。始席元山書提督學政,問朱陸同異之辨,。先生不語朱陸之學,,而告之以其所悟。書懷疑而去,。明日復(fù)來,,舉知行本體證之五經(jīng)諸子,,漸有省。往復(fù)數(shù)四,,豁然大悟,,謂‘圣人之學復(fù)睹于今日;朱陸異同,各有得失,,無事辯詰,,求之吾性本自明也。’”可是,,未能得到積極響應(yīng),,反而遭到質(zhì)疑。他當時與土人相處似很融洽,,與士大夫反而有距離,。他與當?shù)赝寥酥v知行之說得到認同,可能因為那里的人蔽塞,,不知有異說,,而與士大夫講知行之說卻建議不統(tǒng)一,議論紛紛,,其原因是“意見先入”,,這里雖未說明,恐朱熹的知行之說有影響,,而這成為他創(chuàng)發(fā)知行合一說的動機,。后來在北京,知行話頭也不常提起,,因為當時始悟格物致知之旨,,發(fā)明吾性自足,靜坐收心而非知行合一,,真正系統(tǒng)研究知行合一是在以后,。
王陽明所謂的“知行合一”,不是一般的認識和實踐的關(guān)系,。其“知”,,是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;“行”是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。王陽明的“知行合一”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兩層意思:一是“知中有行,,行中有知”,。王陽明認為知行是一回事,不能分為“兩截”,。“知行原是兩個字,,說一個工夫”。二是“以知為行,,知決定行”,。王陽明說:“知是行的主意,,行是知的工夫;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”,。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說深化了道德意識的自覺性和實踐性的關(guān)系,,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,但是同時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說中的知識論成分,。如果心學是圣賢功夫,,那么知行合一則是俗世智慧。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頓悟,,而是在磨難中不斷反思,、修練,最終砥礪出的生命境界,。王陽明正是憑借著“知行合一“的強大力量,,率文吏弱卒,蕩平了贛南汀漳數(shù)十年巨寇;王陽明正是憑借著“知行合一”的強大力量,,以幾封書信,,一場火攻,三十五天內(nèi)平定了寧王之亂;王陽明憑借著“知行合一”的強大力量,,出征思恩,、田州和八寨,從根本上掃清了困擾明政府多年的廣西部族匪患,。
致良知
“致良知”是王陽明的心學主旨,。“良知”語出《孟子•盡心上》 :“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,其良能也,,所不慮而知者 ,其良知也,。”《大學》也有“致知在格物”語,。王陽明認為,“致知”就是致吾心內(nèi)在的良知,。這里所說的“良知”,,既是道德意識,也指最高本體,。他認為,,良知人人具有,個個自足,,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(nèi)在力量,。“致良知”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。“致”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,,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知行合一的過程,,“致良知”也就是知行合一,。“良知”是“知是知非”的“知”,“致”是在事上磨煉,,見諸客觀實際,。“致良知”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(xiàn)良知,知行合一,。
早在龍場悟道時,,王陽明心中就已經(jīng)蘊有“良知”,只是沒有論述,。如他所說:“吾良知二字,,自龍場以后,便已不出此意,。”自正德八年(1513)開始,,他就意識到僅憑靜坐不能解決成圣成賢修養(yǎng)中所遇到的問題,龍場以來一直潛藏在心中的良知思想開始涌動萌發(fā),。正德十四(1519)年起,,他比較系統(tǒng)地公布及闡釋自己的良知學說。王陽明心學的核心是良知或致良知之學,,良知之學的系統(tǒng)化標志著其經(jīng)典詮釋進入成熟時期,。
據(jù)《年譜》載:正德八年(1513)十月,王陽明到滁州督馬政,。此時諸生大都通過靜坐來抵御口耳異同,,但他發(fā)現(xiàn)專以靜坐為工夫容易陷入喜靜厭動枯槁之病,這為后來提出以致良知精神試圖紐轉(zhuǎn)此弊創(chuàng)造前提條件,。他認為,,良知明白,隨你靜處體悟或事上磨練,,良知本體原無動靜,,這便是學問頭腦。致良知是實踐中得來,,以此為主軸藥到病除,。正德十四年(1519)以平寧藩為標志,王陽明開始明確闡釋良知致良知學說,。錢德洪在論述王陽明平寧藩之后寫道,,陽明“始教學者悟從靜入,恐其或病于枯也,,揭‘明德’,、‘親民’之旨,使加‘誠意’,、‘格物’之功,,至是而特揭‘致良知’三字,,一語之下,洞見全體,。”嘉靖改元,,王陽明居越講學,專提致良知,。嘉靖元年(1522),,王陽明致陸原靜書說:“‘是非之心,人皆有之’,,即所謂良知也,。”;嘉慶二年(1523)二月,王陽明針對別人的各種誹謗說:“吾自南京已前,,尚有鄉(xiāng)愿意思,。在今只有信良知真是真非處,更無掩藏回護,,才做得狂者,。使天下盡說我行不掩言,吾亦只依良知行,。”嘉靖四年(1525),,王陽明說:“是故致良知之外無學矣。” “只此自知之明,,便是良知,。致此良知以求彼慊,便是致知矣,。”嘉靖六年(1527),,王陽明:“良知即是天理。”“良知之外,,更無知;致知之外,,更無學。”嘉靖六年(1527)九月征思,、田途中示兒:“吾平生講學,,只是致良知三字,。”
可見,,良知之學是王陽明經(jīng)學思想的核心,自其系統(tǒng)闡發(fā)良知之后,,其他范疇或概念納入到良知系統(tǒng)中,,或者說都可以從良知角度加以詮釋,他以良知為基軸構(gòu)建起自己經(jīng)學思想體系,。在王陽明看來,,“良知”也就是“道”,、“天理”、“本心”;“致”就是使良知“明覺”和“發(fā)用流行”,。“致良知”也就是把“良知”擴充,、推及到萬事萬物之中,予以發(fā)揚光大,,從而將人的潛在道德意識轉(zhuǎn)化成現(xiàn)實的人生價值,。
除了上述“心即是理”、“知行合一”,、“致良知”等觀點外,,王陽明心學還闡述了心性、天道,、動與靜,、本體與工夫等等涉及他經(jīng)學思想的核心理論。嘉靖六年(1527)九月,,王陽明身兼都察院左都御史出征廣西思恩田州二地,,臨行前把自己的心學宗旨歸結(jié)為 “無善無惡是心之體,有善有惡是意之動,,知善知惡是良知,,為善去惡是格物”。這就是“王門四句教”,, 明確指出了“心的本體晶瑩純潔,、無善無惡;但意念一經(jīng)產(chǎn)生,善惡也隨之而來;能區(qū)分何為善,、何為惡這種能力,,就是孟子所說的‘良知’;而儒學理論重點的‘格物’,在這里就是‘為善去惡’",??梢哉f,“王門四句教”是王陽明心學全部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凝練總結(jié),,也點明了王陽明心學的核心是“良知”或“致良知”,,是以道德為本體、以修養(yǎng)為工夫的道德形而上學,,其最大特色是對道德主體的高揚與道德自覺的肯定,,從正面或積極角度闡釋人成圣成賢的潛能及其實踐的價值,使其超越時空而具有普世性,。
王陽明晚年率軍平定了兩廣藤峽盜亂,,1529年1月9日在歸途中病逝,卒于江西南安青龍浦舟中,享年56歲,。然陽明雖逝,,心學猶存。自王陽明龍場悟道后,,程朱理學便不再一枝獨秀,,而心學從此揚名天下,盛名遠播日本,、歐洲,。日本學者將心學視為圣學,國人更是把心學作為“心靈之學”,、“治國良方”,。心學的“知行合一”直到現(xiàn)在還是學術(shù)界、思想界的一顆璀璨明珠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