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山開展“抓三權確認促四旁綠化”家園整理活動啟示
謀有良策 突破瓶頸
“家園清潔行動”是一項復雜的綜合系統(tǒng)工程,,開展“三權”確認,,緣于家園整治遇到的新問題。東山縣從2006年9月拉開了“家園清潔行動”的序幕,,至2008年9月的2年時間,,取得了較大的成效,城鄉(xiāng)環(huán)境面貌發(fā)生了深刻的變化,。但廢棄的舊屋,、旱廁、禽舍,、豬圈依然遍布村莊各角落,,成為堆放雜物、垃圾聚集,、污水存積,、蠅蚊滋生的地方,不僅影響村容整潔,更嚴重的是危害群眾身體健康,。這些問題如不解決,,新農(nóng)村建設便無法邁上更高的層次。其主要原因是部分鎮(zhèn),、村干部存在著“無錢不好辦事”,怕困難,、怕得罪人,,不愿做、不想做,、不敢做的思想意識,;加上大多數(shù)村民心存顧慮,不愿放棄老前輩留下來的“祖業(yè)”,,更不服從規(guī)劃,,影響了這項工作的深入開展。
如何突破這一瓶頸,、破解治標不治本的難題,?東山縣運用全省家園清潔行動示范村——馬鑾村的典型經(jīng)驗,突出宣傳教育和引導工作,,讓鎮(zhèn),、村干部提高認識,統(tǒng)一思想,;讓村民轉變舊的傳統(tǒng)觀念,,增強了加快新農(nóng)村建設的意識。在此基礎上,,通過總結前兩年的科學實踐,,積極探索研究深化整治內(nèi)涵,從2008年10月起,,把“家園清潔行動”提升為“家園整理”,,并出臺了《東山縣關于開展“抓三權確認,促四旁綠化”活動的實施意見》,,成了突破這一瓶頸的著力點,。
“三權”確認
突出惠民
9月9日中午,在東山縣前樓鎮(zhèn)洪厝自然村的一個1200多平方米的休閑公園里,,30多位村民正在大榕樹下納涼、拉家常,、講故事,,歡聲笑語不斷。“這個新公園已成了村民們休閑,、娛樂活動的好場所,。”村干部老林笑著說,,這是實施“三權”確認的可喜效果,。
休閑公園原是該村舊址,隨著村民全部外遷,,20多年前就成了“空殼村”,。縣里出臺實施的“三權”確認,,在充分保證村民現(xiàn)有利益的前提下,,達成協(xié)議,建設休閑公園,,但這塊土地及地上所種林木仍歸村民所有,。同時,村“兩委”還通過土地置換,,在公園邊上新蓋6間水泥平房,,提供給原有的村民擺放物品。
該縣堅持把“家園整理”的過程轉化為改善民生,、保障群眾利益的過程,。開展“抓三權確認,促四旁綠化”的試點先在6個鎮(zhèn)的13個村展開,?!叭龣唷保赐恋厥褂脵?、房屋所有權,、林木所有權;“四旁”,,即村旁,、路旁、水旁,、宅旁,。首先對廢棄的旱廁、禽舍,、豬圈集中拆除,,對無人居住的舊房、閑雜地全面清理,。整理出的土地,,用作村莊綠化,,或者修建體育、休閑場所,。明確歸屬村民所有的廢棄建筑拆除后,,該地塊使用權仍歸村民,,地上所種林木也歸村民所有,,并發(fā)放林木所有權證書。達到一定年限,,通過規(guī)定程序,,村民擁有這些林木的處置權。對拆除的房子,,則在明確權屬之后,以經(jīng)濟理賠,、異地安置,、土地置換等方式保證村民利益。確權,、辦證甚至細化到了建材物資,。廢棄建筑拆除的材料,能回收利用的,,歸所屬村民或賣給村集體用于其他建設,;不能回收利用的,由村集體統(tǒng)一清運,、統(tǒng)一管理,,最大限度減少村民損失??h農(nóng)辦,、財政局、建設局,、國土資源局等職能部門齊抓共管,,及時為村民排憂解難,熱情地提供舊村整理改造,、公園綠地規(guī)劃設計,;樹苗采調、種植技術指導,、確權認證的辦理,,以及資金補助等服務,使“抓三權確認,,促四旁綠化”工作順利開展,。
家園整理,,東山先行,來源于“三權”確認的好機制,,激發(fā)了干部群眾支持,、參與、創(chuàng)新的熱情和干勁,。此項工作今年在各村鋪開以來,取得了明顯效果,。截至今年9月上旬,,全縣共拆除旱廁、豬圈,、廢棄舊房等建筑物1.1萬多間(處),,硬化村內(nèi)道路105公里,新增綠化面積30多萬平方米,。如今,,步入東山農(nóng)村,只見村容整潔,,綠意盎然,,路燈、公園,、體育活動場所等公共設施配套俱全,形成“村在林中,,路在綠中,,房在園中,人在景中”的新景象,。
⊙ 謝漢杰 黃敏慧